純凈的鄉愁丨馬剛的冬景
![]() 純凈的鄉愁丨馬剛的冬景 文/易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著名美術史學者、藝術批評家、原中央美院《美術研究》雜志社長、《世界美術》主編。 鄉愁總是有許多纏繞,總是因為現實中的困惑引發對另一境界的向往。因為我們失去很多,總是懷念曾經的擁有。鄉愁不是現實的故鄉思念,而是心靈的故園,我們掙脫現實的煩繞,總想回到從前,回到童年,回到未曾污染的凈土,讓心靈有短暫的慰籍。對于馬剛來說,這種心理的意向是以雪景的方式表征出來。是否童年的記憶,是否刻意的向往,甚至是理性地建構,反正這個純美的境界確實對應了馬剛對生命和生存的凝思,馬剛的雪景可能有它的原型和現實的參照,也可能是現實的場景引發的視覺聯想。總之,那是他心中的風景,充滿詩意的風景,卻是沉郁、鄉愁的詩意。 馬剛的雪景充滿鄉愁,不光是情調所然,而是實際的景象所牽動。在他的畫中,形象是具體的,而且是具體的情感聯系。它既是隱藏的符號,又是浪漫的聯想,既是確切的能指,又是所指的漂移。雪景中的物象似乎都有生命,像莫蘭迪的靜物一樣,那些瓶瓶罐罐都有人格的象征。如雪中的土堆,非常簡單的構圖,偌大的土堆立于畫面中央,裸露泥土成水平狀向兩邊展開,與土堆形成穩定厚重的金字塔關系。這種關系體現為存在的精神性,一種獨立的、不屈從命運的高揚的精神。這種寓意的人格在冬雪的作用下才顯示出意義。另外一個是草垛,兩個草垛也是水平對稱的構圖,顯得穩定和溫和,符合凝思和記憶的感覺。尤其是,草垛本身是有生命的,它是人的活動的產物,它會指示著人的生命的過程。和土堆一樣,草垛被茫茫大雪所掩蓋,地上的積雪向遠方延伸,像是無邊的空曠和渺茫。草垛是人的勞動的產品,與人的精神相聯系,更具有個人經驗的性質,暗示著曾經的自我。因此,風景中的物就是藝術家自身,是自身生命的象征。它孤獨于曠野,覆蓋于白雪,在無限的靜謐中凝視過往的歲月。 雪落無聲,靜謐無限。馬剛總是要在他的作品中追求“靜”的境界。雪景是最好的選擇,而“靜”則是刻意的營造。除了白雪之外,樹是畫中的主體。不論是一棵樹,還是兩三棵樹,都顯得孤獨和單調。“荒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孤獨的意義在于人的逃避,從都市的逃避,從人事的逃避,回歸自然,回歸鄉野,回歸一個人的獨處。在這兒,孤獨的樹和漫地的雪是最好的象征和隱喻。人的心理是不能直觀的,而心理的活動則會呈現為表象。馬剛可能不是有意地設定畫面的喻意,他的風景都是創作的,想象的,沒有對象的局限,因此更有心理的自由,更可能有無意識的流露。我們欣賞馬剛的作品,除了意境的迷人,還有那種人格和人情的魅力。 ![]() 冬景系列01 亞麻布 100-80cm ![]() 冬景系列02 亞麻布 80-60cm ![]() 冬景系列03 亞麻布 100-80cm ![]() 冬景系列04 亞麻布 80-60cm ![]() 冬景系列05 亞麻布 100-80cm ![]() 冬景系列06 亞麻布 80-60cm ![]() 冬景系列07 亞麻布 80-60cm ![]() 冬景系列08 亞麻布 100-80cm ![]() 冬景系列09 亞麻布 80-60cm ![]() 冬景系列10 亞麻布 100-80cm 畫家簡介 馬 剛:當代中國實力派知名油畫家,美國亞洲藝術學會博學會士、法國巴黎ARTEC簽約畫家,1996年至今已舉辦過19次個展,分別在法國巴黎、尼斯、里昂,美國舊金山、洛杉磯、紐約、波士頓、香港、北京、鄭州等城市展出,其作品被國內外藝術機構與個人收藏。
責任編輯:麥穗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