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對話,呈現2014年全球藝術市場的動態與走向
3月5日,Artprice和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聯合發布《2014年度全球藝術市場報告——東西方之間的對話》(The Annual Art Market Report in 2014)。此一報告采用中國與西方藝術市場多重對照的方式,呈現2014年全球藝術市場的動態與走向。通過分析東西方藝術市場的特點,從作品時期和作品媒材兩方面介紹了藝術市場的分割,重點闡述了東西方的藝術重鎮,分析2014年藝術市場的熱門動向和話題,力圖較為準確地呈現2014年藝術市場的全貌。
報告披露,2014年全球藝術市場今年再創新高,公開拍賣成交額達到152億美元,相較于2013年的120.5億美元增長了26%。以2004年做比,十年間漲幅超過300%。而這一增長被認為主要來自于過去十年間經濟增長強勁的中國市場。與2013年相比,全球售出的作品數量依舊保持穩定,成交50.5萬件拍品。至于流拍率則持平:西方市場近四年維持在37%;而東方市場則維持在54%報告中,這被解讀為市場回歸理性。
報告中提到,2014年,作為全球第一大藝術市場,中國藝術品銷售收入為56.6億,同比卻下降了5%。令人擔憂的是,不僅現代藝術盡顯疲態(下降14%),占中國市場84.3%份額的傳統書畫也下降3.9%。2014年,美國交易增幅顯著,全年漲幅超過21%,以48.8億美元的年度拍品成交總額刷新拍賣紀錄,不過仍以8億美元差距排在中國之后。英國則以28.7億美元排在第三位,法國、意大利、德國、瑞士、意大利分列4到8位。
報告對于2014年一項新紀錄表示滿意:價值百萬級別的拍品共有1679件,數量是10年前的4倍。也是2004、2005和2006三年價值百萬的拍品數量總和。2014年,有116件作品的成交金額超過1000萬美元以上,10年內漲幅超過500%。
報告樂見互聯網技術對于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正面影響,被少數來自美國、歐洲、亞洲和中東、拉美和俄羅斯的市場參與者占據的高端市場,隨著網上銷售擴展呈指數級發展。最負盛名的拍賣行能夠通過互聯網收到來自近200個國家的競買登記申請,全世界的客戶數不斷增加,由此可見,移動互聯網與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結合將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與方向。
此外,報告還著重提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對于中國藝術品市場乃至世界藝術品市場的影響。“上海自貿區”一期已建成藝術品保稅倉庫面積3000平方米,成立以來,已就文化藝術品交易領域醞釀多項突破,其中包括文化藝術品進口實現真正“一線放開”的政策,甚至包括進口藝術品進入中心城區過程中自貿試驗區擔保功能的升級等。報告對于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探索表示贊賞并寄與極大希望。
報告顯示,市場的地域擴張、互聯網帶來的技術便捷、大拍賣行渠道的不斷拓展、藝術市場的金融化、貨幣利率歷史性地接近于零、透過對藝術品的喜好、收藏及媒體宣傳今兒鞏固社會地位,所有這些條件都讓市場價格水平維持在高位,甚至繼續上漲。藝術市場的透明度,特別是每年有數百億搜索量的Artprice或雅昌(亞洲),亦讓之前單靠年度拍賣行情手冊的市場參與者信心大增。
Artprice.com是全球藝術品價格指數數據銀行的領導品牌。涵括全球超過57萬位藝術家的3000萬多則拍賣結果及市場指數。透過Artprice圖像庫(Artprice Images®),可以在全球最大的藝術市場資料庫里獲得1,08億筆從1700年至今的作品圖像,以及Artprice藝術史學家的評論記錄。
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則是下屬于雅昌文化集團的獨立第三方的中國藝術市場監測及研究機構,專注于藝術市場的數據監測、市場調研分析、藝術品投資收益分析、藝術品價值咨詢服務。AMMA在充分尊重和理解藝術專業知識的前提下,對數據進行嚴謹的整理和分析,并據此運用統計學和經濟學的方法觀測藝術市場走勢,分析藝術品類以及藝術家的市場行情,提供藝術品估價信息參考,并提供相關講座和咨詢服務。透過數據的智慧,把握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脈絡。其母公司雅昌藝術網是全球最重要的中國藝術品專業門戶與最活躍的在線互動社區。
2014年報告是繼2012年之后,Artprice與雅昌二度攜手的成果。AMMA與Artprice從數據、分析和渠道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充分優化雙方各方面資源,以國際化視野多方位深度解析全球藝術品市場現狀及走勢。
目前,雙方已經對于未來繼續合作達成共識,希望能夠通過強強聯合,共同滿足全球各大藝術展會以及私人藏家群體快速發展的需求,打造該領域內國際第一品牌。Artprice的創辦人兼總裁蒂埃里•埃爾曼(thierry Ehrmann)表示,與AMMA的結盟是基于長遠合作的共通信念以及對東西方卓越表現的關切而一同編撰高質量的藝術市場信息報告。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