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金石銘姓字 春暉寸草暖湖湘——中國古文字“百家姓”書法作品展公益行暨孝文化傳播活動成功舉行

9月21日至24日,一場融合文化尋根與孝道實踐的文化盛宴在南岳衡山、衡陽石鼓書院及永州祁陽等地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古文字博物館與緣聚天下全球會·緣學院聯合主辦,涵蓋“中國古文字‘百家姓’書法作品展”公益行、《我們都是緣家人》MV及《新二十四孝》微電影宣傳片拍攝等系列內容。


展覽作品由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古文字博物館副館長兼秘書長、緣聚天下全球會·緣學院創始人唐健文創作。活動通過作品展覽、現場講解與孝道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為秋日的湖湘大地注入了濃郁的文化氣息與情感溫度。

活動先后在祝融峰頂、南岳萬壽廣場、石鼓書院等地舉行,吸引了從“50后”到“00后”的多代際觀眾,包括游客、書法愛好者、大學生及外國友人。唐健文現場講解姓氏淵源與文字演變,將學術知識轉化為生動故事,激發參與者對中華文明根脈的濃厚興趣,現場互動熱烈,合影氛圍融洽。


值得關注的是,在資深導演、微電影《新二十四孝》總發起人蔣永為團隊的策劃下,活動同步開展了孝文化傳播實踐。“緣家人”團隊不僅在南岳為父母祈福,更前往永州祁陽探望唐健文年近百歲的雙親及其他緣家庭長輩。大家以“緣爸爸”“緣媽媽”相稱,通過歌舞、家常、共餐、為父母洗腳按摩等樸實方式踐行孝道,相關場景被收錄入影視作品,推動傳統美德的當代傳播。

在全球化與數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此次活動具有非凡的時代意義:
一是文化自信的生動實踐:
通過古文字“百家姓”這一獨特載體,活動激活了深植于每個中國人血脈中的文化認同與家族記憶,是對“何以中國”的深情回應,有力增強了國民的文化自信與民族凝聚力。讓古老的文字“活”起來,連接起過去與現在,尤其是在年輕一代和外國友人中播下了了解中華文明的種子。


二是孝道文化的當代喚醒:
在生活節奏加快、代際關系面臨新挑戰的社會背景下,活動以極具感染力的方式,將傳統的“孝”文化從典籍訓導轉化為可視、可感、可參與的溫情互動,是對和諧社會構建、家庭倫理滋養的積極推動,喚醒了人們對親情陪伴與反哺感恩的重視。


三是“緣”文化的感召力量:
“緣聚天下”、“緣家人”的理念超越了血緣與地域,倡導了一種基于共同文化信仰與情感共鳴的社群連接。這種開放、包容、友愛的“緣”文化,為現代社會疏離的人際關系注入了暖流,展示了中華文化“和合”理念的當代價值,具有強大的感召力與凝聚力。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展覽與藝術創作活動,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與文明傳承。它昭示著,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回歸文化根脈、弘揚傳統美德、凝聚人間真情,是構筑中華民族精神家園、促進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活動的成功舉辦,必將以其獨特的文化深度與情感溫度,產生廣泛而持久的社會影響力。




撰稿:【緣文化學會】
2025年9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