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扇面畫精品亮相上海趙涌在線拍賣
2015年5月5日由中國商業文化藝術研究會、政協書畫院等共同舉辦的“古風徐徐—中國扇面畫精品展”在政協禮堂隆重舉行,受到業內人士的高度贊揚,CCTV文化中國扇子情欄目合作伙伴“蘇州古吳扇藝”提供的手工扇面及蘇工扇骨,孫菊生、侯春林、霍廣林、齊良末、溥任、哈銘、蘇盛城、趙忠祥、尹滄海、薛海強、秦躍強、聶瑞辰、于振軍等藝術家揮毫獻藝,可謂中國傳統藝術的綜合融匯盛宴。展覽后主辦方精選了72件扇畫精品亮相上海趙涌在線6月"古風徐徐—中國精品扇面特場"拍賣(http://www.zhaoonline.com/subject/bidding/11151.htm),藝術家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文化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此次拍賣的起拍價格應適合大眾參與不受文化部頒發的潤格價格影響,”拍賣所得部分款項將用于保護傳統文化事業基金。政協書畫院為精選的72件作品出具了展覽證書,確保名家作品真跡的同時也給予藏家一個特殊的紀念。

愛新覺羅溥任《新篁富春》
古往今來,扇子與人們日常生活結下不解之緣,扇子蘊藏著豐實的文化內涵。一把小小的扇子,不但已成為融實用價值與美學價值于一體的精美工藝品,還擁有很多扇子故事、傳說和趣聞軼事,例《蘇東坡畫扇結案》、《扇子巷窮道士補扇》、《玉孩子兒扇墜奇遇記》、《題扇橋》、《康熙題扇》、《扇子報喜》,以及"揚仁風"的傳說,和泰戈爾贈扇題詩等都反映扇文化內涵。數千年的扇文化積累很多的扇詩、扇詞、扇聯、扇謎。扇子與舞臺藝術有著密切關系歷來就有風韻婀娜扇舞,扇子可起健身作用,以扇為名或以扇為媒的"扇戲"有《桃花扇》、《沉香扇》、《芭蕉扇》,扇子作舞臺上的道具用扇動作來表達舞臺上各種道具或表現人物性格。

趙忠祥《奮進》 蘇工紅木扇骨

齊良末《有余》蘇工水磨玉竹扇骨
在書畫投資中,流行著一種說法:一手卷,二冊頁,中堂第三,條屏第四,楹聯第五,扇面第六,因而扇面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不為市場所重視。但扇面雖小,文章卻大,“尺寸方圓紙半張,舒卷精華隨身旁”,在規定的扇形構圖里,花鳥、山水、人物、翎毛無不涵蓋。大、小寫意、工筆等技法各顯精神。特別是名人合作的扇面更是大有天地,像今年上海道明春拍將露面的一件梅蘭芳和俞振飛共同創作的扇面,其中梅蘭芳畫的綠梅和紅梅,展現了傲雪的骨氣,取名為《暗香》,俞振飛則抄錄了清代繪畫品評著作《桐陰論畫》,無疑展現了京昆界的兩位大師——梅蘭芳和俞振飛的深厚友誼。

聶瑞辰《香遠益清》蘇工水磨玉竹扇骨

蘇盛城《山水》 蘇工紅木扇骨
在2014年中國嘉德的春拍中,趙之謙在1866年贈送給梅圃的山水·篆書成扇,估價60萬至80萬元,成交價達到了345萬元。張大千曾經說過,“在文人社會中,扇子并非是用來扇涼的,如果為了扇涼,何必要請名家來寫、來畫?扇子最重要的作用,是代表持扇人的身份。你手持一把扇子,字是誰寫的,畫是誰畫的,扇骨是誰刻的,別人從扇子上就能看出你的身份、地位,比現在用名片有效多了。”
上海趙涌在線6月"古風徐徐—中國精品扇面特場"拍賣時間6月16日-19日
http://www.zhaoonline.com/subject/bidding/11151.htm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