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墨•味道 ——熊晉章草小品展將于太原開展

熊晉
2015年07月04日 - 2015年07月18日,晉墨•味道 ——熊晉章草小品展將在山西太原晟源藝術中心開展。
本次展覽將展出熊晉近一年來創作的60幅章草小品。作品以小見大,功底深厚,韻味十足。每幅都傾注了作者的滿腔激情和情感。
熊晉 1964年生于山西太原,祖籍四川瀘州。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文化藝術學會理事,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委員會委員,中國楹聯學會書畫委員會委員兼山西楹聯學會副秘書長,山西書法家協會理事,山西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山西經濟干部管理學院客座教授,山西前進畫院副院長,國際關公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山西海外聯誼會理事。
熊晉草書作品:入展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入展全國第七屆楹聯書法作品展;入展全國產業系統書法美術攝影精品展;入選全國第2屆職工書畫藝術大賽;入圍全國首屆臨帖展;入展2013年全球華僑華人書畫大賽獲金獎,入編2013中國書法美術人物年鑒;入展世界華人藝術精品展日本東京展獲金獎,入展中國書畫藝術歐洲巡回展獲金獎,并且3幅草書作品被法國前時任總統希拉克收藏。論文《悲劇性崇高美的旗幟》入選紀念傅山全國書法學術研討會。
2008年10月草書作品入選首屆中國城市藝術100名書畫家提名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2012年入選香港《大公報》成立110周年書畫名家展,在香港展覽中心展出。2013年9月20日香港《大公報》“熊晉以狂草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為題整版刊登熊晉書法。2014年5月《中國日報》整版推出中國藝術家熊晉。2015年3月7日《團結報》全國兩會特刊整版推出熊晉章草書法藝術。
2010年創辦海月樓藝術沙龍,旨在以文會友,弘揚國粹。

芭蕉扇 小章草 蘇軾詞 望江南 45x36cm
晉墨•味道——熊晉章草小品展序
上月中浣,天朗氣清,三五好友聚于海月樓藝術沙龍品茶暢聊。談興勃發之際,樓主熊晉向道友展示其準備辦章草小品展的部分作品,頓覺眼前一亮。細品之,拙樸、高古、厚重、寬博,有性情、有意趣、耐品味。于是乎“晉墨•味道”自然而出。
熊晉乃山西書家,近十幾年來全身心探尋草書妙諦,尤鐘情章草,直追漢魂晉韻,已是成熟書家,其書藝積聚濃厚“味道”,概言之為“敦嚴朗俊、渾厚華滋”,道中人士當有體認。南朝宗炳《畫山水序》有云:“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圣人以神法道而賢者通”,言明賢達之士通過自然物象探尋、把握其中深刻道理,藝術家無論暢游還是創作,都屬“澄明懷抱、體味天道”的過程。書道即人道、即天道,熊晉書法“理入影跡,誠能妙寫”,可見他對道之體味已臻妙境。
如許文字實屬有限,尤難言盡友朋藝事之間志同道合、如有神助的天人合一,熊晉此展順利舉辦,不惟在其個人才華,更有聲氣相同的友人相助,更何況厚得老天啟迪庇佑乎!(劉維東)

小章草 圓光 李賀詩 27x27cm

小章草 扇面 陸游詩 47x25cm

小章草 小斗方 元好問詞 28x28cm

小章草 山水花鳥團扇 54x40cm

大章草 橫幅 云中世界 48x180cm

小章草 拼接中堂 180x97cm
【名家點評】
熊晉的書法作品給人的感覺是非常地開闊、飄逸。其草書線條具有很強烈的動感,同時很注意線條點畫的表現。由于這種表現力很強的線條,增加了作品的細膩。在整個章法幅式駕馭上面,藝術感覺很好,黑白關系協調,寫出了整體氣勢。墨色變化是比較大的,很豐濃的墨與很枯竭的墨,形成強勁的對比,增加了整幅作品強悍的沖擊力。熊晉書寫作品的時候不是簡單的書法線條的堆砌,而是帶有很濃厚的、自己的個性的情感因素,所以說他的作品最后表現出來的不僅僅具有北方雄強的一面,而且有南方抒情的特點。這二者的結合代表著熊晉對美的一種個性化追求。
------張景岳 (中國書法研究院研究員、榮寶齋研究員,中國書協理事、四川省書協副主席、全國“流行書風”主持人)
熊晉的書法雖涉獵廣泛,但更以章草見長,其章草在全國性的大展上頻頻露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其主要特征是古樸、生拙,深得章草神韻。熊晉是一個肯下真功夫的人。對書法來講,無論你認識多高,眼光如何敏銳,不大量地臨寫古貼,那肯定會一事無成。而對一個書法家來講,手底下的量非達一定數目,是不會寫好的。此中甘苦,只有過來人才有體會。熊晉正是能通過大量實踐來提高自己創作水平的一位。熊晉是一個善于學習的人,他在書法學習上勤思好問,思辨能力甚強。以此精神,不斷地追尋著書法的本真。書法水平的高低與文化修養,審美認識密不可分。堅實的功底固然重要,但越往后走,比拼的越是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的高低。提高自己這方面的能力,是一個更加漫長的過程,愿與熊晉共勉。
------徐樹文(山西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草書委員會主任,山西書畫家協會主席)
草書從字體上有章草,今草之分,書體風格上有小草,大草之別。前者是字體流變的結果,后者是書體的延續與發展。今草的母體是章草,二者同為草書,但隨時代發展,物態沿革,所表現的藝術形態也有所不同。孫過庭云:”草貴流而暢,章務簡而便”,十個字簡明扼要點明今草與章草的藝術特點與審美標準。熊晉習書可謂勤奮,臨池不輟,終日游歷于古人先賢的法帖之中,對大草更是情有獨鐘,自言心性使然,自有心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色。近幾年他復習章草,上溯秦漢,于漢草用功尤勤,得簡約質樸之氣,以此投稿且在全國展中屢有佳績。近日復觀大草亦被章化,格調氣息有所提升,妍質互融。藝術創作需追本溯源,從而立足定位。相信熊晉在自己的定位上會不斷深入,不斷提升。
------崔勝輝(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隸書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書法教授)
熊晉君由來沾溉三晉名流之學養,又游學西蜀,得蜀中名師指授,其書以學養入,以韻致勝,兼得三晉書風之奇肆古茂與巴蜀書風之爛漫放逸。熊君經年肆力于章草書之探研,朝臨夕摹,孜孜于章書形神之辨,又遍覽山川之險,名物之勝,常能以山川之雄肆與名物之優渥入懷,故其書具開張闊大之氣象。又熊君以漢晉簡牘書為皈依,并融攝晚近王蘧常諸家之樸拙奇崛,以碑入草,兼取帖意,碑骨帖魂,融攝無間,用筆方圓兼施,縱斂自如,渾樸蒼拙而不失靈動蕭散,力求逸宕之姿。其高揚古典主義大旗,能于古典處尋求審美新拓展,尤可歆羨也!
------朱中原(文化學者、書法理論家,<中國書法>雜志編輯部主任)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