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四大國石雕刻藝術展將于10月底在滬舉辦
中國賞石歷史悠久,在源遠流長的發展中,誕生了壽山石、昌化石、巴林石和青田石四大國石,也催生了“家有章而順,室有石而雅”的生活審美、“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人文審美。國石文化在悠悠歷史中,既記錄著傳統工藝的發展,也記錄了人們生活文化的變遷。
為更好地弘揚國石文化,促進產區交流合作,由杭州市臨安區人民政府與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以及福州市、巴林右旗、浙江青田縣等地政府共同舉辦的“匠心天成•國石大典”——第十四屆四大國石雕刻藝術展,將于10月26日在上海朵云軒藝術中心開幕。

“匠心天成•國石大典”——第十四屆四大國石雕刻藝術展在上海朵云軒藝術中心舉辦
頂尖的國石精品——透過國石看文化
此次國石展將以國石文化藝術為核心,通過國石展示中國雕刻技藝的傳承與創新,體現各地的地貌與工藝的獨特風格,高品質呈現地方文化的視覺美感,是目前國內層次最高的國石雕刻藝術展。上海朵云軒藝術中心自上世紀初創立以來,始終致力于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在本次國石展覽中,亦將深入挖掘國石背后的文化脈絡,彰顯工藝之美的同時,向觀眾傳遞石的色、信、形、工、道。
據悉,此次展覽中將有四地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和新生代后起之秀的300多件優秀精品同大家見面,題材涵蓋山水、人物、花卉、飛鳥魚蟲,作品類型有配飾、印章、擺件及大型石雕等,其中更有多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四大國石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攜多件享譽海內外的作品一同到場。規模之盛,石色繽紛,令人十分期待。
多元的體驗活動——上海思維的全新觀展
國石展覽以向主流城市群體展現國石之美,將國石帶進現代生活為目的。此次在上海這座時尚之都,將以新時代思維,呈現一場更為時尚的展覽。布局上,展覽以“色”為切入點,力圖突出四大國石本身的顏色、質地、紋路特征,不以產地作為獨立版塊分立,而是通過顏色的對比,呈現別樣的視覺沖擊,引導觀眾自主探索,觀察不同產地石材之間的差異,體會各地獨特的雕刻技法。

極具視覺沖擊的展廳陳設
在形式上,為了讓觀眾更加切身地感受工藝之美,展覽將攜手企業家人群、親子類、文化類、博物類、收藏類、女性類等受眾平臺,打造VIP觀展專場活動,如國石鑒賞公開課、篆刻公開課等專業知識分享課程,幫助觀眾打開鑒賞視角;又如“跟著大師做匠人”等現場互動體驗活動,觀眾不僅能學習到如何從專業鑒賞的角度去看石雕作品,還能親自體驗篆刻工藝,并有機會獲得紀念品;再如由專業鑒賞人員和機構一起發起的“鑒寶活動”,激發收藏家們和國石愛好者們攜自己的藏品到場,鑒真偽、看成色、賞雅韻;同時,多名大師還將舉辦雅集,以文化、知識、趣味等方面為切入點,通過輕松的形式,與廣大國石愛好者進行切磋交流。如此豐富多元的體驗交流活動,可見此次展覽力求突破傳統展覽形式的單調,讓國石結合更多新的形式,與觀眾拉近距離的決心。
此次展覽為沖破傳統固有圈層,將嘗試和今日頭條、東家APP等進行深度跨界合作,共同探討國石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之路。另外,此次展覽也將全面開啟與同濟大學在國石文化領域的深度交流與合作,未來,同濟大學將在學術,人才,產業發展等方面給予重要的支持。我們有理由相信,此次展覽必定能真正打造成一場與社會各界同樂的文化藝術盛會。
悠久的歷史沉淀——跨越千年的工藝傳承
四大國石,究竟何許風采。在此擷取部分珍品以饗讀者。如果您想近距離品鑒這些難得的珍品奇工,歡迎您親臨上海朵云軒藝術中心共賞。
五彩斑駁・壽山石
壽山石作為福州重要的文化名片,一直深受歷代文人雅士的喜愛,千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壽山石文化。2006年,壽山石雕列入國務院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壽山石澤潤通靈,色彩斑斕,柔而易攻,紋理含情,是我國獨有的名貴彩石。清代詩人朱彝尊曾作詩:“剖之斑璘具五色,他山之石皆卑凡。”說的就是壽山石的精美。

五彩斑駁・壽山石
殷紅瑰麗・昌化石
昌化石產于浙江省臨安,早已聞名遐邇。昌化石具油脂光澤,微透明黃黑雙色巧至半透明,極少數透明,其中尤以鮮紅艷麗的昌化雞血石最為名貴。雞血石以其質地殷紅如血、瑰麗高雅、珍貴稀少,歷來被譽為“石后”、“印石公主”、“章石皇后”。清代皇帝們尤喜用昌化雞血石刻制璽印,乾隆皇帝南巡時曾喜得大號昌化雞血石章一方,印制“乾隆宸翰”四字,并敕封昌化雞血石為“國寶”,可見其精美絕倫。

殷紅瑰麗・昌化石
清透瑩澈・巴林石
巴林石產于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和少數民族聚集地之一,紅山文化、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遼文化和蒙元文化在這里融合。早在5000多年前的紅山文化遺址和墓葬中,就有發現巴林石質器物,如現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館的鳥形玉塊、圓形石珠等。遼上京出土的印章和佩戴的飾物中,也有巴林石雕刻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國璽;元明時期,已發展得初具規模,故成吉思汗還盛贊其為“騰格里朝魯”(蒙古語:天賜之石)。

清透瑩澈・巴林石
六朝珍奇・青田石
青田石產自浙江青田縣,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龍泉青瓷、龍泉寶劍并稱“麗水三寶”。青田石主調尚清、尚淡,褪盡火氣,嫻靜恬淡,回味無窮。它質地溫潤如玉,光澤秀潤,適于雕刻,是印材的上選佳料,因此又被稱為“圖書石”。著名作家黃亞洲曾贊青田石雕是“千年的石頭會說話”,并將之喻為“不出國門的華僑”。

六朝珍奇・青田石
本次展覽在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集中展現國石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既是一次對傳統藝術的致敬,也是給社會的文化傳遞。透過國內最高層次的四大國石雕刻藝術,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欣賞到非凡的傳統工藝,感悟到由石而生的審美哲學,并能參與到文化的傳遞中去。
活動名稱: 第十四屆四大國石雕刻藝術展
活動主題: 匠心天成•國石大典
活動時間: 10月26日~10月30日
活動地點: 上海朵云軒藝術中心(徐匯區天鑰橋路1188號)
票務: 免費
主辦單位: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福州市人民政府
巴林右旗人民政府
青田縣人民政府
杭州市臨安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杭州市臨安區文化創意產業辦公室
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
巴林石協會
青田縣石雕產業保護和發展局
杭州市臨安區昌化石行業協會
執行單位:
浙江每石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微騰時代(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戰略合作單位:
今日頭條
東家APP
朵云軒藝術中心
上海于意文化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