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彥:開幕展宗旨是發動、召喚來自民間的力量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郭曉彥
2015年6月25日,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的開館展《民間的力量》即將開幕。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是中國民生銀行全額捐資建立的民營專業美術館。它和位于上海的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海21世紀民生美術館一起構成了民生藝術機構的動平臺。此次開館展邀請近二百余位藝術家參展,將展出186件作品,規?涨啊F渲刑匮麊卧獙⒊尸F中國當代藝術從開端到當下最具代表性、最活躍、最有創造力的76位藝術家的94組作品;征集競賽單元將展出83位藝術家最能體現當今中國社會的思想與情感、關切與擔當的88件藝術佳作;田野考察創作計劃單元將以別具一格的形式呈現四組有著豐富田野調查與創作經驗的年輕藝術家和學者在青海、貴州、西藏和安徽四地的工作成果。展覽開幕當天將舉行“民間的力量展作品征集大賽”頒獎典禮,“民間的力量”評委會大獎及31名金銀銅獎的最終獲得者將在現場揭曉,獎金總額達50萬元。在如此大規模的投入背后,展覽所關注的是什么?策展團隊對展覽空間的應用如何?未來美術館的藝術項目及展覽定位是怎樣的?就此次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的開館及開館展,雅昌藝術網采訪了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副館長郭曉彥。
被采訪者: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郭曉彥
采訪者: 裴剛
雅昌藝術網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開館展為“民間的力量”。如何理解“民間的力量”這個主題?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郭曉彥: 首先,我們選取了一個時間段,確切來說,就是過去三十年間,也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這三十年無論從哪種意義上看,都是巨變的三十年,經濟、社會、文化包括個體的思考、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變。這一轉變是如何達致的,我們把目光投向了史無前例的變遷背后,正是無數個不同的團體、個人、民間力量的努力、作為、奮斗、突破,才有了今天社會的發展。民間,是一個廣大的存在,大多數時候是默默無聞,不為人知的現場。就在我們中間,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存在的力量,其實是社會轉型、變遷的能量。
雅昌藝術網 :從哪些方面考察決定了現在的參展名單?評委會的構成是怎樣的?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郭曉彥: 首先這個展覽的宗旨就是發動民間,召喚來自民間的力量。我們從社會中發動和征集。面向全社會不設門檻的公開征集創作;然后通過專家評審和公眾投票,從中選取優秀作品參展并給予入選的優秀作品以獎勵,評委會的成員都是大家熟知的中國當代藝術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和藝術家。相當多的年輕藝術創作者通過這種方式參與到了我們的展覽。
我們也選取三十年來具代表性的、活躍的,有創造力,從當代藝術1970年代末的開端到目前的一些創作。嘗試從三個方面來框定民間的力量,即民間身份、民間元素和符號以及作為方法論的“民間”。相應的作品和藝術家主要從這幾方面來選擇。
我們也專門為有意識進行社會考察、走進社會深處、對社會問題進行觀察和思考的年輕策展人、藝術家小組的社會項目提供支持。展覽邀請了四組關于社會田野考察創作的計劃。這些有學術背景和思考的青年藝術家和學者分別在青海、貴州、西藏和安徽實地考察和調查,創作。他們的項目會以豐富和別具一格的方式在展覽上呈現。
雅昌藝術網 :從策展的角度看,這個展覽的整體布展的思路是怎樣的?這個美術館的空間特點是怎樣的?空間的應用與作品的安裝之間有哪些難點?策展團隊目前的狀態是怎樣的?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郭曉彥: 從空間來講,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是很有挑戰性的,體量很大,挑高很高,也有標準的展廳。它提供了足夠豐富的可能性讓藝術家實施想法和實現抱負。
此次的開館展包括了征集競賽的優勝作品,也很想讓廣大觀眾得以見到更多的當代藝術史上的重要作品,再加上這是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的第一次亮相,所以作品比較多。怎樣讓作品有好的呈現效果是一個難點,我們團隊和相關參與設計的團隊多次討論、設計、修改布展方案,優化展示,希望會讓廣大觀眾有一個有收獲和愉快的參觀體驗。
目前,全館的同事都在緊張準備,努力工作,希望大家的工作能夠獲得觀眾的認可。
雅昌藝術網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的公共藝術項目會有哪些?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郭曉彥: 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配合此次展覽安排了豐富多元的公共教育活動。包括“民間力量三十年”講座、“民間的力量—碰撞”、“民間的力量—關注”、“U12民間的力量”、“工人階級詩歌”以及相關的演出活動等。這些公共教育活動與此次展覽的主題是緊密相關的,比如“民間力量三十年”講座就建立在我們從民間的角度梳理中國當代藝術的研究基礎上的。相信這些公共教育活動的推出,會讓公眾更好的理解“民間的力量”展覽。
結語
中國民營美術館自上世紀90年代起與轉型中的中國社會同步發展。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與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海21世紀民生美術館共同形成南北呼應的態勢,在未來發展中針對美術館運營、公共藝術教育、藝術品收藏等等專業版塊的打造會有怎樣的舉措,雅昌藝術網將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