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置后--何繼藝術全國巡回展(南京站)

海報
展覽主題:工業置后--何繼藝術全國巡回展(南京站)
主辦單位:上上國際美術館、宋莊藝術論壇
承辦單位:更斯藝術館
顧 問:石齊
策 展 人:楊衛、林夕
學術主持:顧丞峰、謝有順
特邀批評:朱青生、高天民、王小箭、李廣明、蔣云濤、南陽子、石琳、楊毅達、陳蒙、張中偉、秦華、王昊
支 持:石齊畫院美術館、泉國際藝術館、恩來美術館
展覽開幕:2017年7月29日 上午9:30分
研 討 會:2017年7月29日 上午10:30分
展覽時間:2017年7月29日——2017年8月7日
展覽地點:南京奧體中心更斯藝術館
媒體支持:
中國美術家網、藝美中國網、半畝方塘、中國書畫家網、中國美網、中國油畫家網、中國版畫家網、中國拍賣網、中國文物網、中國當代藝術網、中國攝影家網、中國雕塑家網、中國書畫網、雅昌藝術網、卓克藝術網、阿特藝術網、藝術國際網、中國藝站網、中國時代藝術網、藝術山東網、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網易新聞、搜狐新聞、鳳凰新聞、騰訊新聞、天天快報
微信公眾號:宋莊藝術論壇、思秋山房、更斯藝術館、何繼工作室、以墨堂、及物、藝術APP:在藝
展覽前言
中國的傳統繪畫,自從與書法結緣以后,便從書寫方式中獨立出一種線性美學,與西方的透視法遠遠地拉開距離,形成了自己的表現程式與藝術脈絡。藝術家何繼熟諳這個傳統,精于書畫之法,曾臨摹過大量的中國古畫,對以書代畫的傳統筆墨,有著深刻的領悟與深厚的積累。然而,何繼卻又并不滿足于此,而是著眼于藝術發展的未來,尤其對當代社會的諸多變化,投入了極大關注。近年來他所創作的這些繪畫作品,以后工業文明的各種形態為題材,即是對當代現實做出的一種精神反應,體現了何繼的社會參與和文化自覺。
具體到何繼的作品,從后工業社會的各種形態,如建筑設計、機器圖紙、集成電路,以及芯片等不同造型模式中,提取視覺元素,攝取形象資源,再運用傳統中國繪畫的白描手段,與潑墨方式巧妙地結合起來,抽象出一個個意向豐富、色彩斑斕的畫面,既表達了何繼對現實社會的人文關懷,同時也滲透了他的美學思想。這種“何式美學”,依托著后工業社會的背景,以傳統的筆墨為基礎,走線與渲涮,相互關聯和轉換,形成一個個收放自如、張弛有度的視覺符號,不僅復活了傳統藝術的表現力;更為重要的是,也為當代藝術拓展了語言的維度。
——楊衛
2017.7.22于通州
部分作品欣賞

濕漉的眼睛,350cmx138cm,紙本,2014

顫動的心,138cmx76cm,紙本,2014

自行車系列200cmx200cm,紙本,2014

盛宴200cmx200cm,紙本,2014

陽光涌入96x96cm,紙本,2014
黑暗不等于眼淚,200cmx160cm,紙本,2016

藝術家何繼
何繼簡介:
80年代出生于福建上杭,現居北京,何繼被人稱作是這個時代不可忽略的批評家、策展人、詩人和藝術家。他是中國藝術界一顆垂直運行的新星,有人認為他的光暈明亮而暗淡但恰恰又符合他自身的曠野……。
他所表達的思想均與生活現實有強烈的交匯,何繼致力于詩性的水墨涂鴉呈現出后工業文明種種鏡像帶給了我們啟示。
他的文風的奇掘、突兀、勁爽……形成了自身的語言量器,他常在寫作中加進詩歌、小說以及寓言故事的結構和意象,更加使文章顯得豐沛、離奇,常讓人感到荒謬和玄幽。他認為他所構建的文字都是預見未來的途徑……因此,何繼的寫作與眾不同。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