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藝術賦能文化傳承新篇章——“緣行天下·走進四川”文化考察活動圓滿成功
來源網絡
文字穿越時空,藝術連接心靈,一場關于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美麗故事在四川大地悄然綻放。
2025年10月25日至28日,緣聚天下·緣學院第8期“緣行天下·走進四川”大型文化考察活動在四川成功舉辦。活動匯聚香港慈善女王趙曾學韞、全球文化產業集團董事長郝金玲、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副會長兼文旅部部長唐健文、中國古文字博物館館長譚文貴等20余位文化界人士,歷時4天走訪成都、廣漢、峨眉山、眉山等歷史文化名城,以多元形式深耕文化傳承與創新。

01 文字尋根:探尋文明起源,激活傳統魅力
活動首日,考察團抵達中國古文字博物館成都館。館長譚文貴致辭后,唐健文宣布“中國古文字姓氏文化書法展公益行成都站”啟動,全體嘉賓手持姓氏書法作品合影,齊聲喊出“觸摸文字溫度,尋根姓氏啟緣”的口號,現場氣氛莊重熱烈。

當日下午,考察團走進三蘇祠,感懷三蘇父子文人風骨,體味中華文化古色韻致。在這里舉辦的姓氏文化書法展將首日活動推向高潮。展覽吸引大量游客參與,老中青幼四代共同見證姓氏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活力,深刻踐行了“讓古文字活起來”的文化創新理念。

02 金頂誓言:七代同堂傳承,弘揚和平理念
10月26日,考察團在峨眉金頂舉辦“世界和平緣”宣傳活動。81歲高齡的趙曾學韞女士與唐健文、譚文貴等共同率領跨越七個代際的考察團登上金頂。

作為“世界和平緣”理念首倡者,唐健文在金頂之巔莊嚴宣讀和平宣言:“從南岳衡山到峨眉金頂,我們傳遞的不僅是和平的理念,更是中華文明'天下大同'的永恒追求。”全體參與者齊聲高呼“世界和平緣,和平到永遠”,展現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動人畫面。

活動現場,唐健文創作的姓氏文化書法作品成為連接七代人的文化紐帶。40后的趙曾學韞女士以耄耋之齡堅持登頂,與50后至00后跨越七代的考察團成員用行動詮釋文化傳承的生命力,這場跨越年齡的文化接力,讓古老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
03 古蜀對話:文明交流互鑒
10月27日,考察團赴三星堆博物館參觀交流。考察團深入觀摩珍貴文物,感受三星堆文化的獨特魅力。原副館長陳修元為考察團講解了三星堆文化的發展歷程與學術價值。

唐健文表示:“三星堆文明與古文字文化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瑰寶,將古文字研究與三星堆文明探索相結合,為我們理解中華文明起源提供了新的視角。我們要通過創新方式讓這些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光彩。”

考察團還在三星堆廣場舉辦姓氏文化書法展,吸引眾多研學學生參與。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古老文字成為連接不同代際的文化紐帶。

04 校園浸潤:培育時代新人
10月28日,活動走進成都華商理工職業學校。座談會上,唐健文以“緣行天下,文脈相傳”為主題發表演講,結合連日考察見聞,深刻闡釋了“植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發展具有強大凝聚力、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時代意義。譚文貴館長從文字演變的視角,強調傳統文化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

郝金玲主席指出:“文化出海是新時代的重要使命。職業學校的學生不僅要掌握技術,更要具備文化素養,用中國故事連接世界。”華商教育集團董事長王琳分享了學校幾十年來將傳統文化與職業教育融合,為無數莘莘學子注入生命活力的特色育人之路的教育心得與成果。

隨后,500余名學生共同展示由唐健文創作的300幅姓氏文化書法作品。這場規模宏大的“中國古文字姓氏文化書法展公益行”,不僅展現了中華文字之美,更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唐健文現場書寫大愛之“緣”,將這個走遍了100多個國家的“緣”字書法作品贈予學校永久收藏,寓意文化傳承無遠弗屆。這場活動創新推動傳統文化進校園,為文化育人注入新活力。

四天行程雖短,但古文字姓氏文化的種子已悄然播撒。考察團通過系列文化活動,深入踐行“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部署,以創新形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貢獻了實踐力量。

【供稿:緣文化學會】
【撰稿:黛 如、王馨悅】
【攝影:劉正彬、周庭浩、張瑀迪】
【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