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為花鳥開生面——記畫家韓墨
韓墨在畫壇上名聲十分響亮,短短幾年,這個從沂蒙山走出來的年青人先后策劃了幾個大型的美術展覽,辦報紙,搞交流,在畫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去年,韓墨離開了《書畫導報》,又到山東電視臺做起了《時代美術》欄目,工作變了,但人還是那個人,整天忙忙碌碌,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以沂蒙山人特有的淳樸厚道贏得了自己的聲譽。
都說畫為心聲,韓墨的畫卻和他的人不太一樣。韓墨的彩墨畫靈氣勃發,在色彩、構圖上的大膽探索甚至已有了幾分革命性的味道,不像是這個淳厚的青年所為。但細究起來,韓墨的畫與人之間還是有著許多的必然聯系,這位七十年代出生的畫家經歷并不平順,生活的壓力與心中郁積的情感時時會在創作中突然噴發,甚至燃燒,所以他敢用那樣濃烈的色彩去表現一束花、一片葉,他要用最強烈的色彩對比展示自己的心靈,那里面既有青春的熱烈,也帶有幾分淡淡的憂郁,一顆本來就帶有幾分野性的心,在藝術的大膽創造中求得了平衡。

韓墨的《雨余秋更清》、《秋色斑斕》等構圖具有很強的形式感,色墨交融,那些清新的花朵在略顯凄清的大片冷色調中綻放,透露出畫家帶有幾分冷清而又花開無聲的內心世界。韓墨在瓶花系列的創作中充分利用瓶花與周圍事物的空間距離,形成了很強的張力,拓展了想象的空間,這與西方的靜物繪畫有著本質的不同。
中國畫以水墨見長,講究墨分五色。水墨雖然藝術表現力強,格調高雅,但色彩的薄弱不能不說是傳統中國水墨畫的一個缺憾。韓墨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力圖在花鳥畫創作中把色彩用到極致。他偏愛紅、黃、綠等視覺效果強烈的色調,讓色彩呈現出濃郁厚實的質感,發揮其最強的視覺力量。早期韓墨的創作用色濃艷,對比強烈,令人驚訝,雖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整體仍顯不夠和諧。在近期的創作中,韓墨對色彩的運用已漸趨平衡,色墨交融,呈現出一派自然和諧之境。

韓墨在花鳥畫的構圖中注重形式感,他善用大片的色塊渲染,如《歸飛急》、《春之變奏》,在色塊中又輔以靈秀多姿的線條,避免了色塊的厚拙,疏密相宜。在瓶花系列中,他充分利用窗欞、桌布、屏風等規則的物體,構成平衡、對稱的結構,瓶花多姿的形態與周圍穩定的結構形成了一種既對立又相融的呼應,極富當代審美情趣。

可以說現在的韓墨并不是一個專業畫家。他白天忙于拍專題、搞活動,晚上夜深人靜時方進入自己的藝術天地。然而正是人生的深刻感受,使韓墨的創作成為人生情感的自然流露,他在創作中往往渾然忘我,任情感的枝蔓四處蔓延,化為筆下一片清明的花鳥世界,這正是真正的藝術創造者的本來面目。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