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摘記】張明剛《軍履回望》連載(四十二)
【主編導讀】/韓賓

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解放軍駐京部隊某部少將副主任、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張明剛自選文集《軍履回望》后,引發讀者廣泛熱議好評和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軍報軍網、央視網、光明日報、中新社、中青報中青網等軍內外權威媒體媒體關注推介。


(張明剛,男,漢族,湖北隨州人,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陸軍少將軍銜。曾參戰榮立戰功、被評為“火線優秀共產黨員”、并在前線由士兵直接破格提拔為軍官)
該書由“理論之光”、“軍營之聲”、“心靈之窗”三卷組成,收錄了作者張明剛從軍40年來公開發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文章、新聞作品、文學作品183篇、55萬字。這些文章,有30多篇獲獎或被選為教學范文,部分文章被網絡平臺轉載百余次、瀏覽量超千萬。
2022年10月,該書首版問世后,受到鐵凝、邵華澤、孫曉云、孫繼煉、徐貴祥、樊希安等我國當今文壇大家泰斗高度評價和廣大讀者喜愛。2023年1月即出第2版,截止2023年8月,不到1年時間,已是第4版第6次印刷,累計印數超過12萬本。2023年2月,團中央青年發展部、人民出版社會同作者張明剛,共同向全國一千余所高中贈閱一萬余本《軍履回望》,受到全國廣大青年師生的熱烈歡迎。
【學習摘記】/王振存
張明剛 《軍履回望·軍營之聲卷》“宏觀視野”板塊之《 堅持老有所教老有所學, 軍隊老年大學蓬勃發展 》
(本文原載《中國老年報》2001 年 3 月 27 日頭版頭條)
編者按:
親愛的《學友周報》讀者朋友們:
2023年11月,本報連載了《軍履回望·理論之光卷》中的【十論寫作】板塊,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包括中國新聞網、中國軍網、強軍網軍委機關網、中華善德網在內的50多家媒體跟進轉載;眾多學友尤其是作者親朋好友紛紛在朋友圈跟進轉發;廣大讀者朋友很是喜愛,跟進學習,好評如潮……偶有連載遲發,便有學友垂詢敦促,媒體與讀者良性互動、互促,成為熱點。許多讀者還表達了連載《軍履回望》全書的強烈愿望。
編輯部同仁因此大受鼓舞,深深感到:《軍履回望》 之所以產生如此積極、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影響,是因為這本書不止是一本可以置于案頭、隨時拿來學習參考的新聞教科書,更是一部能夠啟迪思考、激發人生奮斗動力的心靈指導書,為人做事作文皆可參考,確實是近年來我國圖書市場上非常難得的一部上乘佳作!
因此決定,從第十一期開始,本報將繼續以【學習摘記】形式連載《軍履回望》。具體是,按該書編排順序逐篇進行,自序言開始,至后記結束。連載時,前后分別設【主編導讀】【社長點評】欄目,不定期開設【讀者感言】欄目(選發學習心得感悟),以更好服務大家。
來吧,朋友!讓我們跟隨三位文壇大家的筆端,一起走進《軍履回望》,去探尋成人成才成長道路上的成功“秘訣 ”吧!
《軍履回望》,誰讀誰受益。
堅持老有所教老有所學
軍隊老年大學蓬勃發展 *
記者近日從總政有關部門獲悉,全軍各部隊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老干部老有所教、老有所學的指示精神,積極克服困難,自辦或聯辦一批老年大學,進一步豐富了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地抵制了不良思潮的影響和侵蝕,受到了廣大老同志普遍歡迎。
據最新統計,全軍共開辦老年大學 70 余所,開設 300 多個門次的課程(專業);創辦 10 多種關于老年大學的報刊,共出版 900 余期;先后有 4.19 萬多人次參加了學習,其中畢業學員 1.84 萬多人,現有在校學員 2.35 萬多人。
各級黨委、領導和機關對老年大學非常關心重視。總參領導和廣州軍區歷任司令員,都兼任了老年大學名譽校長,親自解決辦學中的問題。總政領導每年都親自參加總政老干部學院舉辦的書畫展覽等有關活動,并進行現場辦公,解決問題。蘭州軍區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每年都擠出 20 萬元保障老年大學的正常運轉。
各老年大學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長期開設有關政治理論和時事政治課,學習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并就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問題及時邀請專家學者和有關領導作報告。在“法輪功”邪教活動猖獗時期,各老年大學學員都保持著清醒頭腦,沒有參與其活動。
老年大學這種集學習、娛樂和管理于一體的教育形式,豐富了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他們的生活樂趣,陶冶了情操,促進了身心健康。經過老年大學的學習和熏陶,不少老同志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特別是在詩詞、書法、美術、攝影、根雕、花卉等專業的學習和創作上,許多老干部都頗有心得,有的還成為名家高手。
總政老干部學院學員創作的書畫作品,有 2000 多幅參加了各類展覽,其中有 400 多人在國內外獲獎;廣州軍區老干部大學學員,有 50 多人加入全國或省級書法家、美術家協會,他們的作品有 1700 多件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有 300 多件被博物館、美術館收藏或被名勝古跡、碑林采用;蘭州軍區西安老戰士大學先后獲得全國老年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全國老有所為奉獻獎和創新獎。
來源:《軍履回望》張明剛自選集
【讀者感言】/宋偉
今日欣聞我的老山前線戰友,武警新疆總隊少將副政委兼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張明剛的《軍履回望》一書出版。欣喜之余,找出當年我為他撰寫的在前線被破格提升為干部的一篇消息,編輯于此,以示熱烈祝賀并留念。
歷盡甘苦不懈努力
筆耕六載成績突出
報道員張明剛被破格提升為干部
作者 宋偉
老山前線某部政治處報道員張明剛,入伍6年來努力學習新聞理論,勤于新聞寫作,在各種報刊、電臺上稿500余篇,先后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被軍區評為“兩用人才自學標兵”、集團軍評為“優秀士兵標兵”。最近,經逐級上報批準,破格提升為正排職干部,授予少尉軍銜。


1982年11月,張明剛從湖北省隨州市農村入伍,火熱的軍營生活激發了他的寫作熱情,決心用自己的筆寫出對軍營的愛。于是他開始自學《新聞寫作與采訪》、《記者入門》等新聞業務書籍,一頁頁的翻,一本本地啃,并且自費訂閱了《新聞與成才》、《新聞與寫作》等新聞專業報刊。


他星期天、節假日不休息,業余時間不甩“老K”,不看電視,一有空就寫點小東西。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就在《牡丹江日報》、《前進報》上了稿。隨后被調到團政治處當報道員。師政治部根據他的成績,兩次選送他參加軍區舉辦的“新聞寫作講習班”學習,使他的新聞業務知識和寫作能力得到了充實和提高。

他在采訪中不捕風捉影、道聽途說,表現出一名通訊員良好的文風和求實態度。一次他采寫一篇消息,需要提到一名地方當事人,他親自登門拜訪。正值隆冬季節,他冒著嚴寒步行了15里山路,敲開了當事人的家門,可人不在,他足足等了3個多小時,那人才回來。

張明剛少將在老山前線風采



沈陽軍區司令員劉精松給我的題詞

分別時張明剛給我的留言
為了增強稿件的時效性,他寫完稿后又從連隊趕到牡丹江報社,可是報社已下班,值班編輯問明情況知道他正患感冒后,很受感動。 稿子被采用了,他卻因高燒住進了醫院。憑著這股執著的追求和能吃苦的精神,入伍第一年就上稿20篇,被駐地 牡丹江報社評為該年度優秀通訊員。
在成績面前他不滿足,沒有陶醉,他的熱情更高、勁頭更足了,稿件的數量和質量也不斷增加和提高。1984年、1985年、1986年3年中,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前進報》等報刊電臺上稿300多篇,其中有 10多篇被評為“好新聞”獲了獎,被3家新聞單位聘請為“特約通訊員”。1986年被軍區評為“兩用人才自學標兵”、集團軍為他記了二等功,并被評為“優秀士兵標兵”。
作為一名新聞報道員,他不光是挑好的寫,也敢于揭露矛盾,講問題,說實話。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某連隊因防寒措施不得力,戰士睡覺被凍得當“團長”。他沖破阻力,采寫并在報上披露了此事,在全團引起很大反響。稿件獲了獎,可連隊干部卻對他有意見。他說:“如果我只唱贊歌,對戰士意見只字不寫,我就不配做一名黨報的通訊員!”
去年底,他隨部參戰來到老山前線,在政治處任報道員。在南疆的日日夜夜里,他無時不被戰士們“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老山精神和高尚情懷所感動、所激勵。他比以前更勤奮了,經常不顧危險,深入一線陣地、哨所、貓耳洞采訪干部戰士,僅10個月時間就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報刊上稿40余篇,充分展現了前線官兵的英雄形象和風采,被干部戰士譽為“戰地記者”。
此文撰寫于1988年11月1日
發表于1988年12月10日《湖北日報》2版

張明剛少將風采
文章來源于2022年10月29日美篇“報道員張明剛被破格提升為干部”。
【作者簡介】
宋偉:四川瀘州人,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南疆偵察作戰二等功榮立者,長期在部隊和地方從事文秘宣傳工作。1987年開始發表文學和新聞作品。中國散文學會會員,瀘州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四川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社長點評】/王洪平
張明剛的《軍履回望·軍營之聲卷》是一本關于軍隊生活和精神風貌的文集。其中,“宏觀視野”板塊的《堅持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軍隊老年大學蓬勃發展》一文,著重探討了軍隊老年教育的現狀和發展。
這篇文章強調了在軍隊中,老年人也需要繼續教育和學習,以適應時代的變化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文章提到,軍隊老年大學在提供教育機會、豐富老年人生活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篇文章對于軍隊老年教育的重視和推動表示贊賞。它反映了軍隊對老年人的關注和尊重,也展示了軍隊文化的包容和進步。文章通過分享軍隊老年大學的成功經驗,為其他老年教育項目提供了借鑒和啟示。同時,它也傳遞了一個積極的信息,即無論年齡大小,人都應該持續學習和成長。
本期讀者宋偉的感言對張明剛同志的職業生涯給予了高度評價。宋偉贊揚了張明剛入伍六年來不懈的努力和對新聞寫作的熱情,以及他在軍事新聞報道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
張明剛通過自學和不懈的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新聞業務水平,他的稿件在多種媒體上發表,不僅數量眾多,而且質量上乘。他的成就不僅得到了軍區的認可,更在實踐中展現了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在采訪中展現的專業精神和求實態度,以及對揭露問題而不怕得罪人的勇氣,都體現了他作為一名新聞報道員的職業素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張明剛在前線作戰期間,依然保持著高度的工作熱情和敬業精神,他的作品不僅展現了前線官兵的英雄形象,也傳遞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他的工作對于鼓舞士氣、傳播正面信息起到了重要作用。
讀者宋偉對張明剛的提升為干部和授予少尉軍銜表示祝賀,這不僅是對張明剛個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對他所取得成績的認可。張明剛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人,證明了通過不懈努力和持續學習,可以在軍隊中取得成功,并為所在的組織做出重要貢獻。
- ·上一篇文章:【學習摘記】張明剛《軍履回望》連載(四十一)
- ·下一篇文章:講好中國故事!共工日報社正式入駐人民日報海外網海客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