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代廣場 如何成了裸體藝術家們的天堂

行走在人頭攢動的紐約時代廣場,常常看到打扮清涼的男男女女來找人合照。拿著形狀浮夸的電子吉他唱歌的裸體牛仔和身上插滿羽毛仿佛“維密天使”的身體彩繪女孩,他們好像象征著紐約的開放精神,似乎要隨時宣告:自由和民主從拒絕衣物開始。
上周日,“不穿上衣”的女性游行在紐約才剛剛結束,300個姑娘在時代廣場找到了她們宣泄性別不平等的出口。這也被稱作“驕傲游行”,然而更像是一年一度的慶典,它成了游客爭相拍照和討論的景區項目。
“這種情形會改變。”市長對《觀察家報》怒吼道,“我不能忍了。”
不穿衣服的人們好像都格外喜歡時代廣場,這幾乎成為共識。在那個H&M、Zara等快時尚品牌廣告布滿LED屏的地方,人們對衣服的輕視顯得有些調皮和諷刺。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時代廣場的裸露其實是從當年那些想要“搏出位”的廣告開始的。
雖然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泛濫的成人書店、色情電影等在時代廣場一代已經開始風靡,它成為打破規則的前沿區域。性,就像是藝術的一部分,在歷史的長河中躍躍欲試,不過那時它還縮手縮腳地躲在店鋪大門里。
直到1982年,Calvin Klein發布了自己的內褲廣告。巴西奧運撐桿跳運動員Tom Hintnaus健碩的身體出現在時代廣場的廣告牌上,他和CK品牌一起變得家喻戶曉。
“我如此努力地成為了世界上最好的撐桿跳運動員,最后卻因為一條內褲為人熟知。”Hintnaus曾對《洛杉磯》時報這樣說道。
1992年,還是CK,他這次找來了說唱歌手Mark Wahlberg拍攝平角褲廣告。海報被掛在百老匯和43街之間,畫面中的男孩動作夸張、表情傲慢,這讓一向風格大膽的CK品牌的男性性感、自信的特質體 現得淋漓盡致。這張海報后來被Justin Bieber模仿,但都不再有當年原版的神韻。

對于眾多的廣告商來說,時代廣場因人流大巨大而成為投放廣告的黃金地段。因此,做點吸引人眼球的事兒比什么都重要。
“粗魯無禮,至少一部分是這樣,是游客們會來這里的原因。”來自紐約的攝影師Ben Orlansky對Adweek說道,“他們想看點以前沒看過的東西,所以需要持續不斷地震撼他們。他們渴望被震撼,而時代廣場可以做到。”
2007年,日本衛浴品牌Toto在時代廣場教堂正對面貼出了自己的橫幅廣告——一群光屁股的女人。再沒有比這更直白到位的馬桶廣告了,但考慮到教堂,Toto不得不在海報中添加了白色圖片阻斷,免得惹到官司。

漸漸地,1998年的時代廣場逐漸出現了只穿內褲的牛仔,裸露從店里、墻上、影碟封面走上了大街。這場“裸露表演”開始從商業行為變成自我表達的方式。
而在最近幾年,關于性別平等的問題又再次翻熱。女人們詰問“為什么只有男性可以光著上半身?”。 躶體行為從藝術深化成為民權運動的分支,較為激進的女權主義者的公開裸露活動增多。

2011年,畫著身體彩繪的裸體主義者來到了時代廣場,躶體成為了行為藝術的一部分。他們和海報一樣,可以美得光溜溜。隨后在紐約公民自由聯盟的領導下,出于藝術訴求的躶體不再在公共空間內被視作違法。
關于性別的討論越多,女性身體的激烈表達就越強烈和頻繁。這正好為廣告商們又創造了上好的輿論環境。

2012年,Rihanna發布了她的香水品牌Rebelle。她將印著只帶了項鏈的自己的照片掛上了時代廣場的廣告牌。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