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畫女張淑清的漢文化情結

張淑清
我行在自己的路上,向著心中的方向。途中遇到的艱難險阻、崎嶇不平,于我眼中,都是美不勝收的風光。——張淑清
我不是一個忙人,因為不需要朝九晚五地定時上下班;卻也不是一個閑人,每天居然也排得很滿很滿,書店淘書,樂團排練,拜師訪友,購物吃飯……最樂之事,就是我多年的藏品中又增加了新的漢畫像石拓片。有人來訪我的工作室,我總帶著一種自豪與謙恭,指著滿墻的拓片給客人一一評點。一個偶然的機會,有位雜志社的編輯老師來訪,看了我的收藏嘖嘖之余,便要我寫一篇文章,談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及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我恭敬從命乃有了下面的文字。

龍鳳祥瑞圖 王闊海題

狩獵圖 吳頤人題
一意孤行闖京城
選擇行業謀求成功是每一個有志之士的夙愿,不論男女,但必須是志向所在。我來自江蘇沛縣,因為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漢文化的情愫格外濃重。我最初接觸漢畫像石,雖然只是源自一個花季女孩偶然受贈的一幅漢畫像石拓片,卻引燃了我探究漢文化的濃厚興趣。2006年的深秋,我懷抱著“漢畫女” 的夢想,告別家鄉和親人,孤身一人來京創業。我還注冊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目標是以漢畫像石為主題,設計、制作和推廣漢文化禮品,致力于開創自己的品牌。

胡漢戰爭圖 蔣志鑫題

學祖禮尚
我之所以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現在的行業,不知天高地厚地一腳闖進了京城這塊新天地,毫不顧及家人的反對和阻攔,為了什么?只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與自由。我深知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做這件事情的艱辛,深知一個沒有任何背景和靠山的女子做這件事情的難度,然而我一意孤行,行在自己的路上,向著心中的方向。途中遇到的艱難險阻、崎嶇不平,于我眼中,都是美不勝收的風光。

鼓舞圖 蔣志鑫題

撫琴樂舞 石齊題
北京確實人文薈萃,資源豐富唯此獨尊。在這個文化大都市,我常常一個人跑到國家圖書館和大書店,淘些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來讀。凡是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論壇和講座,我都盡可能爭取去參加,親聆這些全國聞名的文化大家縱捭橫合高談闊論,這些都是在家鄉不能享受到的便利條件。每每搜得關于漢文化的書籍饕餮一讀之后,每每與那些學識淵博的專家、學者當面聆教之后,我常常首先發覺自己的淺陋,從而激發了更廣泛讀書,更深入求知的強烈欲望,其次就是發現了漢文化的輝煌瑰麗,感受到其中震古爍今的魅力。溫總理在西班牙訪問時說過一番話讓我感受至深。他說,一個民族要興旺發達,以使中國民族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不僅要有人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更要有人遙望星空,堅守精神家園,這樣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才能有光明的未來。我想,如果一個民族丟掉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那就不僅僅是一個數典忘祖的問題,而是一個被同化乃至最終被消亡的問題。因此,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對于一個民族,就可能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嚴重問題。

天神宣威 蔣志鑫題

羽人戲龍圖 蘇士澍題
大美唯尊漢文化
做為龍的子孫永遠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一個從漢皇故里走出來的人,我覺得自己更有責任為弘揚傳統文化盡心竭力。我始終認為,在我們華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最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的時期就是大漢和盛唐,不僅疆域廣大,國富民強,而且文化輝煌。如果說盛唐文化更多地融合了外來文化的因素,那么大漢文化則代表著中華本土文化的標高。漢代文學的頂峰是漢賦,漢代文字的代表是漢隸,這些成就至今依然是中國文化史當中無可替代的里程碑。而漢畫像石刻作為漢代繪畫藝術最為主體的代表,則以其輝煌的藝術成就而彪炳史冊。
漢畫像石刻是一種最本土、最古老的藝術形式,它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雕畫相濟,即主體物象采取立體雕刻,非主體物象則采取平面線刻的形式。西班牙的偉大畫家畢加索到1907年以后才和畫家布拉克一起,首次在平面的“畫面”上粘以立體的實物如火柴盒、報紙等,創立了立方主義流派。而漢畫像石這種在平面上加入立體元素的立體派式藝術形式,竟比畢加索早了1800年。
從漢畫像石刻的藝術內涵看,漢畫像石是最具漢代藝術特征的代表作,是漢代人現實生活的藝術再現,也是漢代社會的真實寫照。我們探究漢文化的奧秘可以讀史、考究漢代文物,然而最真實最直觀莫過于漢畫像石了。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至今出土的大約三百余座漢墓的大量漢代遺存中可以看出,漢畫像石刻內容豐富,涉獵廣泛,從人物故事、神怪傳說、祥瑞圖騰到自然景物等等應有盡有,還有很多的石刻中真實記載了涉及漢代官制的車馬、輦輿、兵戈等等,這包羅萬象的圖象內容顯示出多方面的學術價值,似乎是兩漢人設置的無數密碼,吸引著考古、美學、史學、雕塑、音樂、舞蹈、雜技、宗教、民俗、科技等學科的有識之士,在這堆青石板里孜孜不倦地挖掘著自己的寶藏。盡管中國的古代文明如唐詩、宋詞、元曲以及國畫、書法等藝術形式,都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但漢文化的元素亙古至今綿衍不絕,早已融入了華夏民族歷朝歷代無數子民的心中---大美惟漢!

畫像磚虎 文懷沙題

始祖 江繼甚題
成功自由之禪悟
從事任何事業無不期待成功,我從事漢文化傳播推介工作也期待著成功,所以我對自己的工作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我把自己收藏的漢代畫像石及其拓片逐一做了卡片,分條縷析整理得井然有序,每一塊畫像石刻、每一幅拓片都清楚地記載了出土地、購得地及時間,還有畫面內容分類和業內專家的評價與詮釋。去年深秋,得知青島將舉辦中國漢畫像磚藝術展,我毫不猶豫地趕去參加。到青島正趕上雨雪交加、寒風呼號,雨傘都無法撐開,行在路上別有一番艱難。但同行們相聚在一起,依然興致勃勃地探討有關漢畫像石的最新成果與動態,交流著各自的研究心得與體會。我在那里也結識了很多的同行朋友,拜訪了很多造詣頗深的專家學者。為了參加在鄭州舉辦的全國規模的藝術品、工藝品收藏展,我趕印了宣傳冊頁和展架。在自己的展位上,我向每一位參觀者介紹自己的收藏和產品,傳播自己在漢文化道路上的點點心得……友人參觀了我在北京的工作室、看了我的文化禮品以后說我很成功,但我絕不敢如此妄言。我覺得成功首先要能做自己的主人,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其次,成功還應該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也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如果只是一個小我,天天只想到自己的生存和享受,生命的意義就未免太狹隘了。那么,我心目中的成功是什么樣的呢?平心而論,我從沒想過要成為女強人,掙大錢不是我的最終目標,終日里享受購物也不是我的樂趣所在,我所期待的成功,其實是非常的簡單,就是帶著一種如饑似渴的求知欲,自由自在地遨游在漢文化的藝術之海。至于我自己,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有點兒特立獨行、敢于走自己的路的女子罷了。我更想做一個真實的、有些詩情畫意的女子,若能對社會做出一點兒貢獻,那就喜出望外了。

與漢畫學會會長顧森先生在展覽會上
當然,所謂的自由自在絕不是隨心所欲、不是為所欲為,它是一種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的處世態度,是有原則、有獨立性、可以斬釘截鐵言“不”的。莊子拋棄富貴的官位甘于一生貧窮,終于擺脫了似神龜一般被供奉的虛偽,他是自己的主人,也是一個真正的自由人。除了時空意義之外,自由還有另外一個涵義,那就是掌握更多的歷史資料,駕馭更多的文化知識,不因知識的匱乏困頓而畏葸不前,相反卻能夠在充分自主的前提下游刃有余地將這些知識為我所用。從哲學的意義上說,這種境界就是擺脫了被桎梏、被約束的必然王國升華而成的自由王國。
還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成功與自由的理解沒有對與錯,只是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人生一世,應該遵從于內心既定的愿望來做事。我不去想將來能否成功,我只顧風雨兼程。無論世人如何看我,我認為自己現在已是一個“成功”的人。因為我沒有屈從于命運的擺布,而是走上了一條自己給自己鋪就的道路。

張淑清開發的漢文化禮品
泱泱大中國,燦燦漢文化,弘揚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其實很多很多。目前,我正在集中全力完善我的漢文化禮品。盡管我的產品在市場推廣上已經小有成效,也吸引了部份社會團體的關注,我還要繼續改進設計、增加品種、提升漢文化內涵,力爭使華夏民族的璀璨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我還有一個夙愿,即舉辦《張淑清漢畫收藏展》。屆時,我會將所有給予我幫助、為我題跋的老師們的個人簡介與題跋內容附上,讓所有的人知道,熱愛并關心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其實很多很多。我相信,正是由于這些熱愛傳統文化的人們孜孜不倦的努力,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必將繼續放射出令世界喝彩的熠熠光華。
我將堅持永遠做優雅前行的女子!( 漢皇故里子民 張淑清)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