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義將軍書法創作系列訪談(三)
(三)關于書法作品創作年號的研究及建議

將軍書法家孔令義與書法大家李鐸合影
中國藝海網北京訊(作者:先鋒派作家王新 攝影:陳娟菲)書法創作有史以來都是一個頗受爭議的話題,怎樣搞好書法創作一直是書法者追求的高端內涵,應廣大書法愛好者的要求,筆者于近日再次走訪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原館長、將軍書法家孔令義將軍,并請他就書法作品創作簽署年號以及相關事宜做了深入詳解。
孔令義將軍在常年的創作中,始終秉承落款用公元紀年簽署,多年的創作生涯,常常受到褒貶不一的評價,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書法創作落款年號就應該用干支紀年,用公元紀年是破了書法創作的傳統習俗,是不守書法創作的規矩,在眾說紛紜的評說中,孔令義將軍以一個踐行書法創作責任者的姿態,查閱了古往今來近百位書法名人名家作品近千幅,做了大量細致的考證,得出了系統性的結論成果。

孔令義將軍書法作品欣賞
訪談中孔令義將軍告訴筆者,自書法創作有記載以來,有據可查的書法作品年號的簽署,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以書法作者所生活的時代所用的紀年年號簽署,這種情況的最多,自王羲之《蘭亭序》以后,唐、宋、元、明、清及近當代所有有據可查的名篇碑帖,絕大部分作品都是這樣落款簽署。這一情況印證了書法作品,無論使用什么書體形式,只有使用所處時代年號簽署才更能符合書法做為一種文字記載工具所承載的歷史責任,書法作品也只有具備了對所處時代歷史的承載,反映所處歷史時代文化走向,才有流傳的價值意義,才有可能世代流傳。第二種情況,是書法作品只簽作者姓名,不簽時代年號的窮款式。這種情況所占比例少于第一種情況,這類作品作者完成作品后,只簽署姓名或姓名加月日,再或者姓名之后署即日(當日),這種作品的份量,承載力輕于前者,用于下級對上級或平輩平級的往來交流,近現代書法作為獨立藝術形式存在,這種簽署多是作品內容多占滿了位置,沒預留簽署年號的空間,就存在形式講,是窮盡了空間,所以簡言之窮款,窮款是一種不常用的書法表現形式。第三種情況是用干支紀年簽署,干支是中國傳統紀年方式,十二年一個輪轉,干支紀年和農歷月日不能混用,所以干支紀年簽署落款,不能細化準確時間。用干支紀年簽署書法落款,雖從古人開始,但不是書法年號簽署的唯一形式,一直處于從屬或附帶的地位。不少現代書法者對古人書法系統性研究不深,把用干支紀年簽署書法年號認為是書法傳承方式,其實是一個認識誤區。

孔令義將軍書法作品欣賞
綜上所述,筆者在綜合孔令義將軍有關書法創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時,請孔令義將軍又淺談了現代書法創作年號簽署應該如何把握,他提出了個人的三點認識和建議:
(一)、要創造一種氛圍,支持和鼓勵現代書法用公元紀年落款。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世界宣布用公元紀年。而中國書協創始人及被書法界公認的三老郭沫若、舒同,啟功等,在書法創作時都帶頭用公元紀年,他們為中國書法創作進入新時代起了很好的引領作用。但最近的幾十年間,由于缺乏權威人士的正確引導,書法創作在年號簽署上又走回了以干支紀年占上風的彎路,由此帶來近年中青年書法者創作簽名大量使用干支紀年,書法展覽中看到的展品也大批展示用干支年號作品評獎的模糊觀念。2012年孔令義帶著困惑,請教他的書法導師享譽海內外的書法大家李鐸先生,李先生對書法創作堅持寫簡體字,署新年號給予充分肯定,他說,寫簡體字,署新年號是現代書法的發展方向。得到書法權威大家的支持肯定,所以在書法創作中,無論有多少爭議,他始終堅持寫簡體字,不寫或少寫繁體字,落款署名用公元年號。他說,書法創作是藝術,藝術是靠自身的生命力感召力影響教育人的,我不能強制別人,但可以用信念和行為影響認可的人。

孔令義將軍書法作品欣賞
(二)、書法作品應盡量減少簽署窮款。書法作為一種審美藝術,有它自身的存在規律,能夠完美體現作品內含的才是完美的藝術,由于紙張篇幅與內容的矛盾,有些斗方、條幅類作品,本來尺幅就小,再簽全款,有的作者認為顯贅,影響作品的美觀,就希望在簽名上少占空間,所以有大批的窮款作品流傳巿面,這些作品解決了當前的矛盾,卻造成永久性收藏和研究的困難,影響作品的跨世流傳。我的建議,凡能簽全款的作品,應盡量減少簽窮款。書法新人更不要簡單模仿,在能簽全款的作品上故意簽窮款。

孔令義將軍書法作品欣賞
(三)、對現代書法簽署古代歷年的做法,不予限制,但也不應引導。在論述了干支歷年的長處和短板后,孔令義將軍說,現代書法究竟是簽署公元紀年好還是干支歷年好,這沒有絕對的標準,只能根據書者自己的喜好決定。但就書法而言,它雖是藝術,在時代的變遷中,它卻不只是作為藝術而存在的,更多的是承載文化的含量,反映的是時代的文化和時代的藝術。只有反映了所處時代的書法,只有與時代同行,其所從事的書法勞動才得到時代的承認并流傳?讓④娬f,當今時代,書法作品落款雖然沒有強制性標準,但有一點書法者應該有所認識: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不能孤立而行,書法者既是藝術創造者,也是時代宣傳者,要宣傳、美化好所處的時代,最好的選擇是與時代同行,順應時代的要求。現在從中央到地方,名目繁多的書法機構,層次繁多的書法者等級,藝術創作過于官場化了。正是這樣的官場化,使得書法創作陷入“泥潭式”的爭議。要想讓書法創作真正步入正軌,權威機構對書法發展就要切實起到引領作用,只有這樣,傳統的書法創作才能更健康有序的發展。

孔令義將軍書法作品欣賞
后記:書法不只是一門藝術,更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從古至今,數不清有多少名家因書法揚名立傳,孔令義將軍即是書者,又是傳承書法文化的使者,他的創作態度弘揚的正是傳統文化正能量的博大精深,書法創作有如生命,它需要依托正統的文化底蘊做延伸發展,在瀚海楊帆中,孔令義將軍的系列訪談成就的不只是藝術的專注,更是執著藝術,踐行藝術的一種責任和精神。

先鋒派作家王新在采訪期間與孔令義將軍合影
責任編輯;上官靈兒
- ·上一篇文章:藝壇“弄潮兒”藍犁 長卷問世新篇章再起航
- ·下一篇文章:必然的還原——讀王曉銀來自中華文化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