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塵緣古韻 老土虛懷留香 ——王金昌書法藝術賞析

王金昌,山西平陸人,洗石齋主。曾任某集團軍政治部干部處副處長、高炮旅副政委,軍旅生涯26載,1998年轉業到太原國家稅務部門工作。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山西分會副主席,中國當代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山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書畫家聯誼會研究員、大眾書畫院學術委員、關公書畫院副院長、晉陽印社社員。

王金昌先生把自己的書房稱為洗石齋,自號洗石齋主,源于清代書畫家李日華“學書如洗石,蕩盡浮沙濁土,則靈巧自呈,秀色自現”之語。現如今,有如洗石不僅是他習藝之準則,更是他做人的座右銘。而其自稱為傅說鄉人,則是來源于同為山西平陸人的我國歷史上最早被尊奉為“圣人”、比孔子大約早 800年的商朝武丁時期的傅說。

王金昌先生出生在山西省晉南黃河岸邊一個小山村里,他自幼酷愛書法,七歲開始跟老師石有才老人寫字,小學中學恰逢文化大革命,替別人抄寫大字報、傳單、板報,使他練就了一手好字。1973年入伍,在部隊緊張訓練之余,潛心研臨名帖,尤愛“二王”、懷素、歐陽詢、傅山等名家作品。自學的同時,在中國書法函授大學系統學習三年,得益于著名書法家徐文達、趙望進、徐樹文老師的指教,虛心向學,兼收并蓄,日積月累,使其書法藝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提升。書法藝術初看是獨立的一門學問,其實,與個人的氣質、修養、心態有很大的關系,只有氣質高雅、修養深厚、心態平和的人,才能攀上書法藝術的高峰。這些年來,他閱讀了大量的古典名著,現代文學,用本子親自摘錄抄寫了許多經典名言,豐厚了他的文學素養,還提升了他的藝術品味與人格魅力。他謙恭的為人,雍容的胸懷,不拘小節的氣度,與世無爭的心態,使他在提高書藝的同時也贏得了許多朋友。王金昌先生涉獵多體,篆、隸、行、草、篆刻各有所成。其行書如白鶴亮翅,結構嚴謹、飄逸、自由;行草如雁過藍天,一氣呵成,大氣、奔放;篆刻作品單刀直入,一步到位,穩健、深邃。
- ·上一篇文章:中學生孫乾瑋“原生態畫作”給美術界帶來全新的視角和沖擊
- ·下一篇文章:“無聲無息起煙嵐,黑白參差云水顛”——國畫大師馬西園書畫淺析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