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品自高 閑云野鶴任逍遙 ——解讀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家周青獻和他的藝術

著名藝術家周青獻
他一生與官運無緣,與財運無緣,與異性無緣,唯獨有緣的是藝術;他喜歡交友,常邀三五好友在畫室小聚,煮酒,品茗,讀帖,賞碑,作畫。一件洗得發白的唐裝上衣和肥大的麻衣長褲,一副圓形花鏡,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是他的標配;他是一個簡單和復雜都到了極致的人——簡單,是他的生活,他生命中的每一個日子,衣食住行,返璞歸真,不事雕飾,真心示人;復雜,是他的藝術,他極力追求著“藝道”,比如書法、繪畫、攝影、篆刻、象棋、足球等,不一而足。

周青獻作品
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藝術家,一個率真率性的“真”人。他始終用獨立精神、人文情懷以及藝術靈性,尋找著藝術的真諦,擦亮著人性的光芒……
他,就是著名書畫藝術家周青獻。
一
1959年,周青獻出生在合肥。父親是一位學者型領導,且善書法。
除了父親的言傳身教外,促進周青獻藝術啟蒙的還有他中學時期的幾位老師。老師的字或瀟灑清瘦,或雄強厚圓,深深吸引著他,于是,他開始對顏、柳書體進行臨摹,并逐漸展露出超常的藝術天賦。年輕的心,因為藝術而對生活產生了無限憧憬。當時,文化宮搞展覽很忙時,就從學校里抽調周青獻去幫忙。他在展板上畫水粉水彩,寫文字介紹,使藝術想象的翅膀盡情舒展。

周青獻作品
1978年,周青獻走近軍營。善于書畫、攝影的他成了一名讓人羨慕的電影放映員。除了做好放映本職工作外,他開始有目的地臨摹電影海報、劇照、宣傳畫以及古畫等。
軍營賦予了周青獻真摯的情感和曠達的胸懷。憑著對藝術的鐘情和激情,在那筆墨、線條與色彩之間,周青獻的思想與夢想,也順利完成了變軌。

周青獻在部隊從事文藝創作
二
1982年,周青獻退伍進入工廠工會工作。為了做好宣傳工作,他幾乎跑遍了合肥書店,購買有關書畫理論、藝術創作以及文學、政治、歷史等方面的書籍。為了提高自己的繪畫創作水品,他到處拜師學藝,參加書畫培訓班學習。
1988年,合肥市總工會將市內所有廠家的設計人員抽調出來,送入國家成人高校合肥市職工大學工藝美術班學習三年,周青獻也在其中。

周青獻作品
在這里,受山水畫老師郭公達、人物畫老師王濤、花鳥畫老師朱白亭、篆刻老師張屹岐等人的悉心指導,他開始系統地學習國畫、素描、速寫、色彩、構成、透視、篆刻以及中外美術史等相關知識。三年時間,讓他的藝術靈性得到了一次全新的鍛煉和飛躍。期間,他還創作了大量的國畫、油畫、篆刻作品,受到老師們的高度評價。
這一時期,他經常接觸到合肥藝術界諸多名家以及他們的作品,在對藝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中,不斷提高了美術創作能力和鑒賞能力,獲得了審美享受,開闊了美術視野。
隨著時代的變化,他于2001年辭去公職,開創自己事業。

周青獻作品
三
面對現實場景的改變,周青獻沒有半點的失落或懊悔,相反,他獲得了沖破樊籬之后的舒心和快樂,過著自由、無羈、閑適的生活,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徜徉于繪畫和書法藝術之中……他經常和文友、書友、畫友、朋友等相聚在一起,過著淡泊名利、閑云野鶴般的生活,或交流書畫創作體會,或細細品茗,或暢懷飲酒。
品茗時,他或細細品味,悠然自得;或一杯見底,痛快淋漓;或閉目沉思,吟詠古詩;或在氤氳幽靜的陽光下,讓茶香自由舒緩地滑入口鼻,然后徐徐咽下……這種感覺,讓他清心舒肺,蕩氣回腸,曼妙無窮。這種感覺,大有天下即我,我為天下之感!

周青獻作品
而飲酒時,往往是飲一半,情緒激昂之時,他便展開宣紙,手提羊毫,開始抒發情懷。此時那種情感深厚的筆墨,那種真誠懇切的意境,那種靈動堅實的筆法,才是他情感真誠的流露。
四
經歷過這種鳳凰浴火般的煅鑄,周青獻是快樂的。這是獲得新生后的真正的快樂。這樣的經歷不是每一個藝術家都能感受到,那是需要激情、才情、純情等多重素質與涵養,并經過無數次碰撞才能生發出來的藝術火花。

周青獻作品
厚積薄發的周青獻,在書藝創作中總是潛存著多重層面的審美情趣,讓人讀來耳目一新。只要進入創作狀態,他的所有的學養積累和功力磨礪,各種流派的藝術特色和繁衍傳承,自己之前有意識的書法研究和有價值的書法嘗試等等,都促使他很快進入一種極佳創作境界,讓他的情感意境發揮到極致。
周青獻先生的書法在吸取傳統精華的同時,學古而不拘泥于古,不停留在傳統之作的點畫、結體、章法等技巧層面上,而重要是用心去體味、領悟傳統藝術博大精深的精神和氣質,超越對字的形體上簡單模仿,而是以自己的藝術語言與古人溝通,與傳統對話。

周青獻作品
周青獻說,寫字作畫,不僅是用筆之法,而是筆外之功以及人品。他在傳統的研習中,博學眾家之華,并用自己的心性和靈性,構筑了自己個性化的精神追求、感性和理性交融等審美境界,并決然走出了自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寫風貌!
五
周青獻是當代一位極具人文情懷和理性思考的文化人。他的才華是多方面的。除了書法、篆刻、工藝美術等,他還是一位在藝術上不斷求本、求真、求新、求變且獨具藝術個性的大寫意花鳥畫家!在他從事書法、篆刻、工藝美術創作的同時,也就曾經用心靈去感悟著花鳥畫的語境,用自己的生命在感受萬物的生命。

周青獻作品
在當下極具浮躁的社會和生活環境中,能夠靜下心來思考,不僅需要興趣,更需要勇氣。正因為周青獻是個善于思考、用心若鏡、心無雜念之人,所以,他的畫干凈、純潔。
而與生俱來的才情,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力,讓他的作品創作,收放有度,潑放自如,高度自我,又高度忘我;讓他的作品情感,豐盈充沛,格調高雅,韻意靈妙,生動文雅;讓他的作品色彩,清雅、純凈、透明、輕快;讓他的作品構圖,追求重、拙、大三重意象,別開生面,真正做到了構思言簡意賅、畫面嚴謹奔放、水墨酣暢淋漓、技法生動流暢。

周青獻作品
在創作時,他畫生活,也畫自己。他的畫,既尊重大自然情景、神韻和展示生命成長的客觀意境,但他從不模仿和描摹自然;他注重情感的投入,心靈的溝通,但絕不重復別人,更不重復自己。他用自己的筆墨將生命成長灌入了血液,使其具有明確的思想和鮮活的韻味,已經達到了“筆動墨潤,簡括意厚,寓哲入美”的藝術境界,使筆下的生命突出了一種朝氣蓬勃的時代力量!
他的創作,筆跡與心跡同軌,筆隨心走,墨隨筆流,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墨色本身的韻律感、豐富感以及肌理感運用得極為靈動,使自己的作品造型輪廓清晰明朗,線條凝重穩健,線與色的融合渾然天成。

周青獻作品
他以自己對社會、人生的獨特思考,賦予作品以時代氣息,使作品的畫面有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他的花鳥畫作品,栩栩如生、飄逸靈動,既有玄思、超然、空靈之靈魂,又達到神形兼備、物我交融之境界。無論是美感還是意境,無論是藝術真諦還是畫家心靈,都達到了一種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從而,讓他從無為散淡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歸宿。
對于他的大寫意花鳥畫作品,有著名評論家說:筆墨傳統深厚,畫面有新意,線條老辣,情感豐富,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面貌……

周青獻作品
周青獻的人生之旅,貫穿始終的都是藝術,不管任何時候,也無論職業如何變動,他對藝術的情有獨鐘與孜孜不倦,一直都是他人生事業當中的一條主線。無論是書法、繪畫、篆刻、工藝美術等,變化的是藝術種類的更迭和創作手段的新穎,不變的是對藝術追求一往情深的執著和永不懈怠的激情。他是一位積極向上、追求人生、追求自我的人。學生時代,他德智體全面發展,曾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在軍營里,他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不畏困難,刻苦學習,多次立功受獎;在單位里,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恪盡職守,多次被評為“先進標兵”、“優秀工作者”。

周青獻作品
而今,在藝術征途上,他又一次奮勇跋涉,且歌且行,以一種特有的精神與智慧,播種下一路憧憬,收獲一路風景……(作者伍先飛)

周青獻參加社會文化活動

周青獻作品品鑒會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