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之元肖像印品析

鄧之元肖像印作品
中國篆刻藝術已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肖像印作為篆刻的一個分支,是一種新生事物一直受到中外專家學者和有識之士的肯定和歡迎。鄧之元先生的篆刻肖像印創作范圍函蓋古今中外,歷代圣賢,各國偉人,影視明星,各行翹楚,百業名士,黎民百姓各方面的人物都有,肖像印藝術創作要有學識和修養,技巧以及精神面貌的綜合體現,鄧之元先生的肖像印形式新穎別致,人物造形生動傳神,人物氣質極具形式魅力,章法和刀法和諧統一,元氣淋漓,技法細膩嚴謹。融素描,版畫,剪紙,書法、金石等各種藝術于一體,金石味十足,妙在即雕即琢而復歸于璞。受到專家學者充分肯定,篆刻界同仁的贊譽,專業媒體的好評,廣大讀者的喜愛。

鄧之元肖像印作品
古人治印,多以文字和圖騰入印。近代,隨著篆刻技藝水平的發展和提高,印人在肖形印的基礎上,發展起了以人物形象刻畫為內容的肖像印,成為篆刻中的一個新門類。

鄧之元肖像印作品
肖像印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欣賞價值。尤其現代藝術思潮迅猛發展,人們的審美需求極大提升,新的品類和形式的出現,多元化的創新是符合時代需求的。
現代肖像印可以如同音樂一樣,能夠勾通各民族各國之間的不同風俗及語言和情感,以引起真摯的共鳴,所以我把肖像印稱為無障礙的世界語言。

鄧之元肖像印作品
學肖像印必須先學會素描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素描之目的,在于訓練眼睛,眼手互通。
肖像印創作很講究刀法。論篆刻刀法,概括為沖切二法,似又有掛一漏萬之嫌,不如說“刀無定法”“刀由心生”更切實合理。

鄧之元肖像印作品
刻肖像印的刀法當然首先源于篆刻,亦即來自于對書法線質的追求。然后是源于對素描等西畫立體塊面結構的理解,刀刀都應服務于塑造形象的效果,于其不落空、不盲目、準確簡練。用刀精神在“穩、準、狠”三字,在此基礎上求簡。

鄧之元肖像印作品
我把肖像印定義為“通俗藝術”,原因是明白易懂,不限文化,不分國界,一目了然。肖像印有走進人們生活的巨大空間,還可產生許多衍生品,其前途未可限量。

鄧之元肖像印作品
“肖像印是世界性的藝術語言”,這句話我講出來,是理性的,具有前瞻性。在文化發展的大潮中,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將推動肖像印前進的步伐。
肖像印作為中國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外交流往來中魅力獨具。肖像印為特定的人物造像,可以無障礙地讓各國人士欣賞和分享篆刻藝術的魅力,肖像印將成為中國印走向世界的先鋒。

鄧之元肖像印作品
肖像印刻制必須要具備一定的人物寫實基礎,其人物形象不是單純的人的肖像寫生。由于印材面積有限,不允許刻畫太多的細節,也就是人物頭像的簡筆畫,要講究造型生動,風韻多變,刻畫維肖。只有這樣才能有形有神,形神兼備。

鄧之元肖像印作品
鄧之元先生的肖像印刻制非常講究章法和刀法。章法上注重人物形象及布局處理,朱文和白文印的虛實處理,整體疏密,留白處切到好處,和篆刻文字一樣做到"疏能跑馬密不可插針"。他的肖像印有畫家的構圖造型能力,書家的筆墨線條功力,印家的鐵筆縱橫之腕力,方寸之間氣象萬千、妙趣橫生!

鄧之元肖像印作品
鄧之元藝術簡介
鄧之元,字智源,號鐵研居士、又號臥龍山人,清書法篆刻家鄧石如七代后人,安徽“吳山鐵字”非遺傳承人,中國篆刻非遺鄧派傳承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中華奧運會紀念品創意設計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安徽佛學書畫院院長。他的作品懸掛人民大會堂、走進聯合國大廈。他的創意(象形)書法、民俗字(合體字)書法、創意竹畫、創意風水學山水國畫藝術更是他潛心研究民間藝術的文化精髓,給人一種全新的文化藝術震撼。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