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毫潑墨盡得體,藝海泛舟又一程:記羲之故里臨沂書法家黃忠
作者/蕭鋒
黃忠,一聞其名,自然就聯想到三國時威武霸氣的五虎上將之老將黃忠了,名字好記,可以說“念念不忘”。
黃忠退休前曾任臨沂市總工會主席一職,所以一直尊稱黃主席。黃忠與我母親生于同年,按年紀長我一輩,因著做書畫事業沒有什么功利心,也就沒有森然的等級之分,更因著黃主席的謙和質樸,所以平日里俱是兄弟之誼相處,也算是沒大沒小了。
認識黃主席,還得從2016年春天說起。那時,我與詩人原野合辦了文化名人網,利用業余時間為書畫家做網絡宣傳。偶然的機緣得到了一本書畫集,上面有黃忠的個人簡介和聯系方式,一個是因著響亮的名字,另一個我們是沂水同鄉,所以就特意加了他的微信,沒成想居然通過了。恰巧當時正與九三學社合辦一個書畫展,需要征集一些名人名家的書畫作品,于是便微信約稿了。不幾日,黃主席就來信息說創作好了,并告知地址,讓去取作品。于是,我和詩人原野便一同去拜訪黃主席并取征稿作品,這就是我們第一次見面。
黃主席知道原野是詩人后,便讓她寫一首詩以備出書之用。原野便賦詩一首《贈黃忠兄》,原文后來刊登在《臨沂日報》:
自從畫室初相逢,方覺玉樹真臨風。
揮毫潑墨盡得體,言談舉止似長兄。
小聚淺酌談笑久,詩詞書畫多共鳴。
相得益彰勤勵勉,藝海泛舟又一程。
黃主席的字,遒勁有力,舒展豪邁,善用飛白,頗為老辣,云山萬里,甚得法度,又獨具特色。黃主席出生在沂蒙山區,自小的質樸未有改變,溫和大度,頗似家之兄長。黃主席曾先后在臨沂市信訪局局長、臨沂市總工會主席任上十幾年,經常到臨沂電視臺錄制相關節目,被電視臺工作人員贊稱為“最佳上鏡先生”。可見玉樹臨風的形容,并不為過。
原野詩的前四句,要說是概括了黃主席的人和書法,那么詩的后四句就算是我們之間在書畫事業上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引子了。就這樣,一晃眼走過了好幾個春秋。
初次相會之時,黃主席正籌備山東新沂蒙書畫院。等我們忙完書畫展就到下半年了,書畫院也成立了。在之后的一年多時間里,黃主席基本上每周至少組織三、四次書畫交流活動,邀請不同的書畫名家、書畫愛好者,不拘一格,齊聚一堂,共賞翰墨。每次活動他都親歷親為,為參加活動的來賓創作書法作品、傳播翰墨文化,于是黃主席就成了臨沂最活躍的書法家和書畫活動組織者之一。
后來黃主席又與幾位喜好書畫的企業家合作,先后創辦了新沂蒙書畫院沂水分院、匠心書畫院、新時代書畫院、惠風書畫院、古井書院等等。也算是遍地開花,落地生根,為廣大書畫家、書畫愛好者提供了方便的交流平臺,為臨沂書畫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2018年,黃忠先后組織、策劃了“慶八一軍民融合全國名家書畫邀請展”、“沂水情書畫展”、“翰墨新時代·2019 慶元旦臨沂市蘭山區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書法精品展”等幾個大型展覽,并編輯出版了數本書畫集,匯聚了一大批書畫家、書畫愛好者,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可謂是卓有成效。
黃忠,1948年出生,按虛歲再過春節就是七十二了,也正是寶刀不老的三國老將黃忠一箭定軍山、奠定蜀漢基業的年紀,依然精神飽滿,馳騁在書法創作和書法文化傳播的道路上,樂此不疲。愿來年,藝海泛舟更勝一籌,書畫事業更上層樓。
蕭鋒(文化名人網主編)
2019年1月2日寫于羲之故里山東臨沂
【發表于《神州》雜志2019年01月上旬總第404期】


簡介:
黃忠,1948年9月出生于山東沂水。歷任沂水縣委常委、臨沂市委副秘書長兼信訪局局長,臨沂市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等職,臨沂市人大常委會(十六屆)常委。現為新時代書畫院院長、古井書院院長、匠心書畫院院長、新沂蒙書畫院名譽院長、惠風書畫院首席顧問,中國文化名人詩詞書畫研究院顧問,臨沂市老干部書畫研究會顧問、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臨沂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書法師。
《沂蒙勞模大典》(中國出版社)編委會主任、《沂蒙大觀》(山東大學出版社)主編之一。其《沂蒙大觀》囊括名山、沂蒙七十二崮、河流、八景以及名人、物產、藝文、史海拾貝等十六篇,共計149章、720節,共計180余萬字,真是貨真價實的沂蒙大觀。
書法作品“夢圓中國”在中國新長城文化藝術園永久展示;
書法作品“百善孝為先”等制作成法國郵票于中法建交53周年全球發行。
書法作品數幅入編2019年《中國書畫藝術年鑒》(北京日報出版社);
書法作品曾在國內數次書畫大賽中獲得金獎、銀獎。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