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王殿華老師書法

王殿華書法作品
書法中的“書”乃“寫”也,“法”為法規、法則、法度,“書法”乃寫字的法則。我們通常把按著一定書寫法則寫的有審美價值的字,稱為書法,精此道者為書法家。軍旅書法家王殿華老師自幼愛好書法,從傳統書法入手,以“二王”體為范,行、楷書為主,系統鉆研書法理論,吸納古今書法之精華,融合自身領悟,勤耕不倦,奠定了扎實的書法基礎。近幾年,研習現代書法大師啟功先生的書藝,吸納現代書法藝術之精華,遵從藝術為人民大眾服務之宗旨,追求大眾認同,雅俗共賞之風格,用筆清朗,章法自然,神采飛揚,意韻深厚,令人賞心悅目。王殿華老師的名字在海內外廣為流傳。他的作品,在特殊的環境里,特殊的歲月中,受到了中外軍人獨特的優厚待遇,索求者連綿不絕。他以不懈努力取得的成功,贏得了人們的贊許。由此可以說,人們所鐘愛的是有真才學、真功夫、真修養的書法家。
要從兩個大方面來欣賞一幅書法作品:一是書法基本功。看字體間架結構的基本功怎樣。 “真、草、隸、篆”,不同字體有不同的間架結構。在前人書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李斯在史籀大篆字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創造了小篆字體的間架結構;程邈在前人書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而成隸書。王羲之也是在前人書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而大成楷書、行書、草書。他書寫的字體間架結構就非常美。王殿華老師的書法也在他的間架結構上求變化,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起筆有力,行筆用力均勻流暢,在寫點、橫、折、豎、勾、撇、捺、提等筆劃時,符合字體的行筆法則,雖然王老師在行筆上也有以一些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其寫的每一筆劃都有功力,都有審美價值。王殿華老師勤學苦練就好了書法行筆中每一筆的基本功。
二看內涵的語言。王老師書法中有文學的內涵。如李白的《聽蜀僧濬彈琴》、李白的《王右軍》、范仲淹節選《明堂賦》、等。在作品中不但每個字都體現著該字的字意,而且通篇都反映出文章的含意。他把文字的美和文章的美都內涵在書法作品中。讀好的書法作品給人的思想以馳騁的余地,讓人欣賞書法就像是在欣賞詩詞,因為書法本身就是思想的寫照。王老師書法作品中內涵音樂的韻律,體現在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和字與字之間的結構都有音樂的韻律。他書法中內涵的勢態瀟灑飄逸、格調高雅,非常的厚重。俗話說“字如其人”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要成就事業,必須苦下功夫。王殿華老師平時公務繁忙,但他仍然在工作余暇專心致志讀帖、臨帖、研帖,一遍遍地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懷仁的集王《圣教序》,趙孟頫的《壽春堂記》、《膽巴碑》,以及歐陽詢、米芾、黃庭堅、啟功等古今名家碑帖,爛熟于心,深得要訣。他把握寶貴光陰,研讀了上百余部書法理論專著,吸納古今書法精華,博采眾美。長期修行,師古不薄今,厚積薄發,其作品結構嚴謹,體態俊秀,用筆清朗,章法自然,神采飛揚而不張揚,意韻深厚而不苦澀。幾十年間,王殿華老師書內書外靜心揣摩,從其它藝術門類中汲取精神學養。他創作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小說上百篇,主編《走向世界的中國工程兵》等幾十部著作。文學藝術的修養豐富了他的人生,又夯實了他書法藝術的深厚底蘊;反之,書法藝術的銳進,又促進了文學藝術的深化。
作為一名軍旅書法家,他為人真誠,胸懷坦蕩,勤奮扎實,樂于助人,目標堅定,追求執著;工作得心應手;在書法藝術的殿堂中,又閃爍熠熠光彩。他深情地說:“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藝術的光輝始終穿越歷史,綿延不絕。作為炎黃子孫,我們繼承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同時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漢字的書寫藝術傳統。藝術源于生活,源于人民,我們書法有所成就,仍應感激變革的時代與生活,反哺社會與人民大眾”。從他真摯的話語中,我們看到了他更高的藝術尋求和璀璨的未來。他是一個富有才華的,真正是站在當代書法潮頭之上的,具有開拓性的實力派書法家。
黃中寫于2009年6月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