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為世界藝術品市場發展與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新運行機制下中國藝術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制度創新研究”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藝術市場運行機制與制度創新研究”(21ZD06)的子課題,是在總課題首席專家劉雙舟教授的統一規劃與指導下進行的一項專業化、系統化的研究。記者近期就該項目的研究情況采訪了第五子課題“新運行機制下中國藝術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制度創新研究”的負責人、西安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沐。
問:“新運行機制下中國藝術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制度創新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背景是怎樣的?問題是如何提出的?
西沐:“治理”作為一種傳統智慧,中外均有悠久的傳統。進入20世紀后半葉,治理作為一種概念不斷延伸發展,并進一步系統化、規范化、體系化,逐步形成了相應的治理理論與體系。從總的研究來看在兩個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一是在公共管理領域,特別是在國家治理方面研究與應用發展迅速,形成了大量的理論與實踐成果;二是在公司治理領域,基于經濟學專業立場,是建構在企業“所有權層次”上的一門科學與實踐,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非常充分與體系化。相比較而言,治理理論與體系建構以來,對市場治理,包括行業市場發展的治理研究卻非常不足,關于轉型期市場的治理的系統研究很少,特別是對作為新業態的藝術品市場的治理方面的系統深入研究,不論在廣度、深度層面,都存在較大不足。
市場治理特別是轉型期的市場治理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重大戰略問題。以“經濟轉型—信任危機—市場秩序混亂—需要市場治理—市場治理機制建立—市場秩序形成—社會公眾信心重建—經濟轉型轉換成功”這樣一個邏輯線索,剖析中國市場治理現狀,就可得出中國市場交易不規范、市場治理現狀不令人滿意等結論。進一步分析中國市場這種失序的原因就會發現,中國市場治理需要市場制度化、政府行為規范化和法治制度完善化。完善法治對市場秩序構建的作用,進一步論述市場治理完善不能僅僅依賴正式制度建設,還應通過培育市場經濟精神,加強市場文化建設,加強市場道德建設來完善市場秩序,實現經濟和諧轉型。
中國藝術市場現代治理概念的提出,就是在轉型期的市場治理這個大背景下的一種積極建構與實踐的探索。最為關鍵的是:推進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進程中,實現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當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時期,一方面市場在積極地尋求轉型,另一方面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面臨一個新的環境與新的時代,進入了新時代的發展探索面臨市場轉型與新時代的發展要求,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態勢、問題、結構與發展的目標等,都面臨非常大的機遇與艱巨的挑戰。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急需要在戰略層面尋找學理支撐與實踐探索路徑的指引。在這種狀態下,追尋中國藝術市場的現代治理的思想、理念、機制、制度、體制、體系、方法與工具等,形成其理論與實踐體系的建構,就成為其發展的重要戰略基礎。
問:作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重要組成部分,本子課題研究的重要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西沐:“中國藝術市場運行機制與制度創新研究”(21ZD06)首席專家劉雙舟教授指出,“新運行機制下中國藝術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制度創新研究”是整個課題研究的核心之一。子課題被冠以新運行機制下,反映了該子課題是整個課題研究的重要落腳點。作為一項實證性政策性比較強的研究,本子課題可以說是承擔了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制度創新探索重要的現實路徑及意義。
當下,科技融合發展日新月異,在全球藝術品市場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中國藝術市場正在積極融入全球藝術品市場創新網絡之中,并且越來越起到領先發展的態勢,中國藝術市場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制度創新,可以為全球藝術品市場治理提供“中國方案”,為全球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提供并貢獻智慧和力量。
問:如何理解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的概念?
西沐: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是指建設與中國現代藝術品市場相適配的價值、政策和制度體系與能力系統。在這里,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包括五層含義:藝術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即在中國特色的制度背景中,實現市場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在制度建設層面,主要是與現代藝術市場相關的法律體系框架和治理能力;在社會建設層面,主要是與現代藝術市場相關的各種非政府組織、社團、機構參與共治;在治理手段和技術層面,主要是藝術市場現代化進程中涉及的各種手段、工具和技術的體系化、現代化;治理現代化是制度體系與執行能力的現代化,要使制度能夠真正落到實處。
問:中國藝術市場現代治理的基本現狀如何?
西沐:中國藝術市場治理正在嘗試步入現代化發展之路,但是與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及市場體系現代化發展的目標相比較,可以說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中國現代藝術市場治理理念相對滯后,認識亟待提高;中國現代藝術市場治理法治和規則意識薄弱,法律法規執法依據尚不完善;中國藝術市場治理過程中的理念、方式方法、工具手段都相對滯后,常態化、規范化監管格局尚需進一步建立;中國藝術市場現代治理人員的專業程度和監管能力較弱,監管水平和效能不高;中國現代藝術市場治理中主體機構存在參與度不夠、獨立性不強和協同性不足的問題,市場治理主體機構的治理意識、治理能力及治理的權責認知等方面還比較模糊,存在不到位的現象等。
以上反映出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進程還任重道遠,亟需探索建構一套超越傳統、科學合理,既有時代性又有前瞻性的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市場治理體系,推進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現代藝術品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深化改革市場管理制度、強化市場法治,提升市場治理能力。
問:請您談談子課題研究的基本邏輯與思路。
西沐:事實上,研究中國藝術市場運行機制及制度創新,有一個隱含的目標,就是要建構中國現代藝術品市場及其體系。在建構現代藝術品市場的過程中,除了要建構現代藝術品市場體系之外,就是要實現藝術品市場治理現代化。為此,我們要建構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市場治理平臺機制,并基于此進一步建構:運營監管機制、評估提升機制、發展導向機制、風險管控機制、公開參與機制、支撐服務機制及融合協調機制等;要從治理體系現代化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兩個方面推進實現中國特色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進程。
在這其中,要推進治理制度、治理體系及治理規程構成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市場治理體系;制度能力、體系能力、規范能力、自律能力及治理傳統能力構成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市場治理能力。
中國藝術市場現代治理重在落實其相應的治理機制。中國現代藝術市場治理機制是基于現代藝術品市場治理綜合服務平臺基礎之上的,所以,建構現代藝術市場治理綜合服務平臺是重中之重。一般來說,藝術市場治理綜合服務平臺有四大功能:一是整合藝術市場治理體系;二是整合對接藝術品市場服務支撐體系與能力;三是聚合社會、機構與個人的治理力量;四是基于平臺“公開、公平、公正”三公原則基礎上的公信力與整合的能力,輸出藝術市場治理的能力、手段、產品與服務。概括地講,基于現代藝術市場治理綜合服務平臺的中國藝術市場現代治理機制包括:運營監管機制、評估提升機制、發展導向機制、風險管控機制、公開參與機制、支撐服務機制及融合協調機制等。
而建構中國現代藝術市場治理體系是其現代化進程發展的需要。建構中國現代藝術市場治理體系的基本邏輯可以概括為:中國藝術市場現代化的建設,首先必須要建構現代藝術市場體系,而建構現代藝術市場體系的重要保障就需要相應的藝術市場治理體系及其能力的現代化;要落實這種治理現代化就要建構現代藝術市場治理機制;要發揮現代藝術市場治理機制的功用,最終就要建構相應的具有能力現代化的藝術市場治理體系,這是落腳點。建構與中國藝術市場現代化相應的現代藝術市場治理體系,需要進一步明確其建構的基本要素,這些基本要素可以概括為:中國現代藝術市場治理體系內涵、目標、主體、內容、方式方法、制度、載體及規則等,可以預見,市場治理體系要素會不斷創新、流動與融合,其中,科學技術創新發展的加速迭代,會進一步推進其融合進化的步伐。
中國現代藝術市場治理體系是實現中國藝術市場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基礎與保障。中國現代藝術市場治理體系主要由治理制度、治理體系及治理規程三個大的部分組成。其中,治理制度是保障,治理體系是關鍵與核心,治理規程是基礎。概括地講,治理制度是指為維護市場參與者為核心的權益主體的利益,對市場的權力制衡關系和運營系統所作出的制度安排。治理規程是“治理規則+治理流程”,所謂治理規則就是治理工作的要求、規定、標準和制度等;治理流程即實現特定的治理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連續的行動組合,或者是多個活動組成的工作程序。治理規程即將治理工作按照一定的標準、要求和規定,將程序貫穿于具體的治理過程中。中國現代藝術市場治理體系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管理藝術品市場的體系,包括頂層規劃設計體系、風險管控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市場監管體系、治理生態體系和效能評價提升體系等。其中,市場監管體系是主體,法規政策體系是依據,風險管控體系是保障,頂層規劃設計體系是路徑,效能評價提升體系是標準,治理生態體系是支撐。它們既相對獨立,又互為一體,從而架構起中國現代藝術市場互為前提、互相制約與互相推動的治理生態。
中國特色藝術市場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市場治理能力的特點、戰略目標、原則、體系、方法手段與貫通執行等方面的綜合性體現,是現代市場治理系統能力的不斷釋放。市場治理能力現代化既是一個過程,又是不同的層面與維度的整合。為此,我們將市場治理能力現代化概括為制度能力、體系能力、規范能力、自律能力及治理傳統能力等幾個維度。
問:請您談談子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與解決的主要問題。
西沐:主要內容,其一是在考察研究中外藝術市場治理經驗基礎上,進行中國藝術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思想、理念、平臺機制、制度、體系、方式方法及工具等研究。中國藝術市場治理正在步入現代化發展之路,但是與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及市場體系現代化發展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中國藝術市場亟需探索建構一套超越傳統、科學合理,既有時代性又有前瞻性的現代化藝術市場宏觀治理體系,提升市場宏觀治理能力。
其二是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的內涵、目標與路徑研究。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對藝術市場發展的要求和文化領域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具體表現,其內涵既包含治理體系的現代化,也包含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其目標是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要求,改革不適應市場體系轉型發展的體制機制、政策法規,不斷通過制度創新構建新的體制機制、政策法規,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和完善,實現藝術市場治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
其三是中國藝術市場的現代化治理機制與治理結構研究。中國藝術市場治理機制應當是基于現代化藝術市場綜合服務平臺基礎之上的治理機制,治理結構和具體內容包括:運營監管機制、評估提升機制、發展導向機制、風險管控機制、公開參與機制、支撐服務機制及融合協調機制等。
其四是新運行機制下中國藝術市場治理體系現代化與制度創新研究。建構中國現代藝術市場治理體系首先要認真研究一個基礎和三個層次。一個基礎就是要以中國特色藝術市場內在發展規律為基礎,三個層次是治理的制度建設、體系建構和規則建立。其次要進一步研究建構的基本要素,包括藝術市場治理體系內涵、目標、主體、內容、方式方法、制度、載體及規則等。還要研究邏輯的組成部分,即頂層規劃設計體系、風險管控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市場監管體系、治理生態體系和效能評價提升體系等。
其五是新運行機制下中國藝術市場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制度創新研究。治理能力是運用治理體系管理藝術市場運營及其各方面運作的系統能力。首先要研究藝術市場發展的系統協調能力、市場導向能力、市場資源的動員能力、市場風險的控制能力、市場公平的保障能力及文化傳統的整合能力;其次要研究市場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特點、戰略目標、原則、體系、方法工具等;還需要研究推動中國藝術市場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措施,包括建構以征信機制為基礎的信用管理體系、培育市場主體的現代市場意識與競爭能力、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建立健全市場法規體系、挖掘中國藝術市場治理能力傳統智慧等。
第六則是數字化背景下基于新基礎設施的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與制度創新研究。在研究數字化發展對新運行機制的建構與運營的系統影響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數字化背景下新運行機制的基本特點,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建構基于新基礎設施的典型數字化場景應用,中國藝術市場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創新,更好地面對現實,面對未來發展。
我們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主要有六個層面:基于中外藝術市場治理經驗考察,完善中國藝術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邏輯過程研究;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的內涵、目標與路徑;中國藝術市場的現代化治理機制與結構;新運行機制下中國藝術市場治理體系現代化與制度創新研究;新運行機制下中國藝術市場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制度創新;數字化發展對新運行機制的建構與運營的系統性影響研究。
問:目前子課題的研究進展如何?
西沐:本子課題的研究主要分了四個大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按照子課題的規劃與分工進行預研究,也就是進行材料的收集、研究內容的聚焦和研究思路的進一步的明確。目前,第一個階段已經完成了。
第二個階段是按照課題的規劃,在明確六個維度和四個層次研究的大的格局下,進行25個子報告的撰寫工作。目前,25個子報告的研究撰寫正在進行之中。第三個階段是在提交25個子報告初稿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相互交流、溝通和評審反饋,對25個子報告做進一步的深化與提升,形成討論稿定稿。第四步是子課題負責人在25個子報告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融匯提升,形成子課題研究的主報告,然后將主報告與25個子報告,形成一個統一的研究成果,向總課題組及首席專家提交。
問:請您談談子課題的研究目標和成果。
西沐:通過研究,我們要達成的目標是:明確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的特點、戰略目標、原則、體系與方法手段;系統總結中外藝術市場治理中的有益經驗;建構基于中國特色藝術市場體系內在規律的主體自控、行業自律、政策支撐與法律規制四維度治理體系;提出新運行機制下中國藝術市場治理體系現代化與制度創新的對策;提出新運行機制下中國藝術市場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制度創新的對策。研究成果將由主報告——《中國藝術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報告》和24個專題研究報告、1個大事記組成。
問:子課題的承擔單位與研究團隊是如何構成的?
西沐:子課題承擔單位為西安美術學院。研究團隊人員共計16人,均為近幾年畢業的藝術品市場及其相關專業的博士與碩士,有的是高校骨干教師,也有在校博士生與碩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