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娟談紫砂壺文化及制壺心得

周麗娟
周麗娟,出生在江南一個依山畔水的美麗城市--"中國紫砂之都"江蘇宜興丁蜀鎮。生于此長于此的她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女子,可能是從小被這個地方的紫砂文化的熏染,使她對紫砂藝術有著天生的喜愛。
周麗娟常埋首于制作紫砂作品當中,周遭的一切仿佛都被遺忘了,喧鬧的世界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周麗娟講做壺的時候要做到心靜,這樣做出的作品才能給人帶來沉靜之感,紫砂壺本就出自佛門,佛門本是清靜清修之地,所以想要做出一把好壺,必須要做到這一點,這樣才能讓看壺和用壺的人賞心悅目,心靜如斯。
當然,對于一把好的紫砂壺作品周麗娟一直有她自己的理解。
一件完美的紫砂壺,首先,紫砂材質必須要好;其次,造型要美觀,大方,同時又具有實用性;再者,做工要精細,點、線、面要處理得當;最后是燒制,燒制砂壺的火候必須要恰到好處。當然,如有機緣,能得書畫名家的作品置于其上,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首先講材質,就是指紫砂泥。宜興地屬天目山余脈,其間蘊藏著豐富的陶土礦源,制陶史迄今已有7000余年。其主要甲泥陶土得天獨厚,尚無二家,自北宋發現并利用其中的紫砂陶土更顯珍稀。江浙一帶也有一些山脈出產紫砂,而最上乘的紫砂則出自于江蘇宜興丁山的黃龍山。紫砂又稱五色土,它分為紅泥、紫泥、本山綠泥三個大類,而根據礦脈層的不同,其含礦物質的成份不同,紫砂礦所呈現的顏色又不盡相同。

周麗娟紫砂壺作品——鳳鳴

周麗娟紫砂壺作品——龍吟

周麗娟紫砂壺作品——小景

周麗娟紫砂壺作品——一團和氣

周麗娟紫砂壺作品——一帆風順

周麗娟紫砂壺作品——芙蓉笑
造型就是紫砂壺的一個整體外觀,是否美觀、實用、大氣,也就是所謂的精氣神。砂壺泥色多變,造型多樣,即古人所謂"方非一式,圓不一相"。運用對立傳統規律來處理紫砂壺造型的各種比例關系及形式變化,其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重復的方法,是在統一中求變化;另一種是對比的方法,是在變化中求統一。所謂重復的方法,就是用大小不同的同類體形或長短不一的同類線條來設計造型,如掇球壺的壺體、壺蓋和的子分別為三個圓球體。而對比的方法,就是兩個極端組合在一起,稱為對比。利用線條的曲直、長短,體形的大小,壺面的寬窄,空間的虛實,泥色的明暗等對比手法,使紫砂壺造型變化豐富、生動活潑。例如水平壺,以曲線構成壺體,安上直形壺嘴,對比強烈而又統一,也符合使用功能。
做工是指紫砂壺的做工及制作手法,做工的精細度以及所使用的手法直接影響到紫砂壺整體對于型的表現及意的詮釋。在制壺過程中必須使用傳統紫砂制作工藝,做到藝術和技術的統一,藝術制約技術,技術服從藝術,心手一致。
燒制是指紫砂壺所用的紫砂泥對于火候的要求,不同的泥料對火溫、窯口(主要是指窯內的氣氛)有不同的要求,選擇合適的火溫及窯口對于紫砂壺的燒成及燒成后的色澤好壞起關鍵性的作用,同時在燒制的過程中天氣和空氣中的干濕度對于紫砂壺的燒成及燒成后的色澤也會有影響!蛾柫w茗壺系》載曰:過火則老,老不美觀,欠火則稚,稚沙土氣。
自古一直流傳"字隨壺傳,壺憑字貴",講的是紫砂壺與書、畫的結合,紫砂壺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將好的書、畫銘刻到好的紫砂壺上,古樸典雅,富有內涵,即提高了紫砂壺的價值,好的書、畫又得以永久保留。
紫砂器創始于宋元,盛于明清。自古以來,紫砂壺都有流傳于文人墨客及王公貴族之中,這也使紫砂壺在無形中又增加一層文化藝術的色彩,同時也代表了一種身份與品味的象征。清中葉時期,紫砂壺制作的文人化傾向越來越甚,文人們濃烈的文化追求,從設計款式到壺面裝飾的書法金石使紫砂壺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裝飾的陶刻手法的瀟灑,孕育了一大批功成名就的制壺大家,這些大家大都是文化人。陳鴻壽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曼生十八式影響至今,他與當時的制壺名匠楊彭年等人合作,由他設計并親自撰寫并刻給銘文詩畫,楊彭年等人制壺,將紫砂壺的形制和陶刻裝飾開創了一代新風,注入了新的文化精神。
紫砂是一門傳統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要有自己的領悟,這樣做出的作品才能在不脫離傳統的基礎上又有了自己的風格。這些都是周麗娟多年來浸心于紫砂而所了解和領悟。她講,其實每一把紫砂壺都有她應有緣,她也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與她有共鳴的人。當你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取一把心愛的紫砂壺,泡上一壺茶,靜靜地享受壺在你手中將一蔟香茗化為一縷清香一道琥珀,從而找回你那顆屬于自己的平靜的心。
周麗娟個人資料:
國家級工藝美術師
魏源國際書畫藝術研究院紫砂鑒評委委員
號青砂。工藝美術員。1982年出生,自小受家庭影響,對紫砂壺有著濃厚的興趣。
自2004年起從事對紫砂壺的制作,堅持以傳統手法制壺,由于長年的堅持和經驗積累,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對于紫砂壺的創新與制壺技藝,有著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憑借著精湛的工藝和恰如其分的藝術變現手法,在獨特視角里奇思巧構,為紫砂作品注入鮮活靈性,將紫砂壺藝至高追求形、神、氣、韻,融會貫通,相得益彰,增添了茗壺的文化內涵和身價。
周麗娟熟悉掌握傳統制作技法,深知泥料特征及配色學問,兼具豐富的制壺實務經驗與美學理論基礎,所作作品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