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健筆意縱橫——淺談著名畫家史春坡
史春坡畫風大氣磅礴雄強剛放,用筆精煉想象豐富。為追求千山萬壑的蒼茫厚重,將潑墨、積墨、宿墨、破墨、拓印、水沖等各種手法融為一體。同時充分發揮國畫傳統中及白當墨的特點把空白當物象來處理并利用黑白對比的關系以大片濃重的黑色襯出小塊的空白。再以錯落有致的點和疏密交錯的線組成,觀者“近看是紙遠觀是畫”,從而使作品層次鮮明,富有生命力。風格獨特物象萬千,豐富活潑自在而又精致秀麗的醇厚韻味。他并沒有狂熱地趕時髦,走捷徑,而是以他執著的追求腳踏實地地在自己的藝術天地里辛勤耕耘著并都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平。他的畫頗有氣勢也頗有變化,從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追求奇拗硬澀的風格。這與他的為人剛直豪爽落落大方胸襟寬闊不拘小節有著極大的關聯。常言道:文如其人,其實畫亦如其人。他作畫從不設稿,即使大至近十八米的宏幅巨作也只是審時度勢打個腹稿而已。下筆之后便因勢利導,比比生發一氣呵成。除了對氣勢和用筆墨的追求外,對于意境的追求也絲毫不放松。“寒梅麻雀“可為這方面的代表,在這幅作品中著意刻畫了一群神態活潑俯仰各異的小麻雀棲息在梅枝上,整幅作品給人一種寧靜悠遠的感覺。畫貴在傳神,畫面上所表現的情調、神韻是畫家的精神、氣質和主觀情感的反映。
梅鐵骨錚然傲雪斗霜,梅的品格是我們民族的象征,因此是畫家們寄意抒情的尋常題材。史先生畫梅擅長畫梅的自然,也寄托了他的情懷,他筆下的梅不只局限于梅花的自然生長規律,出枝也不被強勢所圖,而是從整體上去追求畫面的效果韻味。調動一切技法或烘或染或潑或勾,梅的老干新枝橫空穿插極盡偃仰,面背虛實掩映之致是花的骨氣。容貌也是作者情懷的表現,奪胎換骨點鐵成金。
除花鳥畫史先生擅畫山水融合董源歐陽及元四家自成風格景物蓊郁筆墨堅實,沿著雄渾之致自有特色。他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有創新和發展,用長披麻皴兼用斧劈皴,其代表作《萬壑松風》筆力爽勁,墨氣淋淋,寫出山川、林木郁茂之景一變巨然淡墨輕嵐,繁中寓簡,似嫩實色的風格。他善于以大筆觸寫再隨勢勾勒出山的結構使其更富質感,他的山水色彩豐富構圖飽滿氣勢博大,他用勾、灑、染等各種技法往往不露筆痕,并善于留空白。他那以虛代實的畫法蒼潤簡遠的筆勢雄秀又峰巒渾厚、草木華滋具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史先生作雪景山水尤為適宜,他畫山水的題材很廣泛,除黃山、峨眉山、青城山、漓江、雁蕩山、九華山等外,更多的是描繪其胸中的丘壑,隨意營造往往生面別開顯示出一個新的藝術境界。中國畫以筆取氣,以墨取韻,尤其以線條表現力見長,外師造化在大自然中吸取營養,逐漸得取精靈。九華山立起面對現實真山描繪九華山,那種渾厚雄偉幽靜的景象。他的山水畫取法倪瓚、王蒙筆勢縱橫酣暢恣肆,講求筆墨情趣,筆墨蒼潤疏秀不專宗一家。他在創作過程中堅持師而不泥的宗旨嚴于律己勵精圖治的心情,在藝術的道路上勇于探索、敢于追求、不斷創新、不斷否定自己,孜孜不倦鍥而不舍。其創作的甘苦外人難知其祥。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間之美挖掘與拓展新的意境,他主張以情賦彩,作品基調紅或藍,無不借色抒情,作品用色大膽,行筆恣肆鮮明活潑,濃艷嬌媚,但又不流于俗俚,明艷燦爛中又流露出一種清麗淡怡的氣質。體察自然景物主張筆墨當隨時代講求獨創!端~紅于二月花》《千里江陵一日還》等頗具中國畫獨特風格的佳作,細觀松樹的綽綽英姿,枝勁葉茂,勃勃生機,配以遠處飛流直下的高山瀑布意取生動而又耐人尋味。
藝術創作做為一種精神勞動除了對生活的敏銳或感受外更主要的是有志不諭的信念。提高對自然與生活的捕捉力,加強吸取本身的綜合與融匯。晚年他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繪畫藝術之中,在他那藝術創作的海洋里自由翱翔。經過他的不懈奮斗終于畫出了他最滿意的精品之作,這些作品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和精力。這些遺作將是他一生中最震撼人心的巨作。他將永遠作為珍品保留下來為我國山水畫藝術增添絢麗的色彩!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