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光畫派大道開
山東嘉祥縣是曾子故里,又是著名的漢畫像石之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山清水秀,風光宜人,畫家郝玉鐲先生即誕生在這富有靈氣之地。
村西是青黛色起伏連綿的山崗,天光白云繚繞在嘉山祥水之間,山水之美給幼小的郝玉鐲先生藝術的啟迪。母親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民間剪紙藝人,經常義務幫助上門求助的鄉親們剪紙,孩提時代的郝玉鐲先生就受到母親藝術的熏陶,萌發了對藝術的興趣和追求。高中時期學校不遠處即是馳名世界的武氏祠,一次郝玉鐲先生和同學們來到這里,被一塊塊青石上精心雕刻的衣袂飄然的遠古人物:三皇五帝、伏羲女媧、群僚宴飲、車船征伐的畫像深深地打動,他站在一旁反復欣賞,反復研究,回到學校就開始臨摹。從那時起郝玉鐲先生在人物畫藝術上就已開始受到武氏祠人物畫風的影像。 有人送給他的文革前的武氏祠漢畫像石拓片,他如獲至寶,至今還是經常地拿出來欣賞研究,不自覺中他汲取著古老的漢畫像石藝術營養。
為畫好人物畫,郝玉鐲先生多年如一日不停地收集歷代人物畫并朝觀暮研,從《敦煌飛天》,到《虢國夫人春游圖》、《文苑圖》、《八十七神仙卷》再到 蔣兆和的《流民圖》,徐悲鴻的《愚公移山》,陳堅的《落日》,劉宇一的《良宵》,古今人物名作靡不畢觀,深得各家精髓。郝玉鐲先生就是這樣歷經幾十年的辛勤磨礪,才形成了自己法道自然獨樹一幟的純熟畫風,創造了一門嶄新的藝術畫種---中國線光人物畫。線光人物畫,即:在中國線描人物畫的創作過程中,通過斷線、留白、變換用筆方法等技巧,使傳統的線描畫產生出具有簡潔高光的效果,故稱為線光人物畫。尤其創作的真人畫像,氣韻生動、形象逼真,立體感較強,形成了簡潔、明快、高雅、不施色彩而光彩照人的藝術風格,深受人們珍愛。中國線光人物畫的誕生,實現了中國畫畫法的新突破,在中國畫藝術之林異軍突起,成為眾多畫派中一支鮮艷奪目的奇葩。郝玉鐲先生曾為領袖們及眾多的歷史名人、國際友人,知名人士、影視明星、書畫同道及各界朋友創作了中國線光人物畫肖像,深深得到人們的喜愛。
2010年9月26日,濟寧市統計局在市博物館舉辦的全市統計文化建設書畫展上,郝玉鐲先生展出的十幅線光人物畫像藝術作品,引起大家特別關注,有的當場贊不絕口,有的在畫像前拍照留念,一時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
展出的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畫像,神采偉岸,令人肅然起敬,作者對領袖人物的無限熱愛和敬仰之情完全充溢于畫像之中,毛澤東的睿智與偉大,周恩來的高風亮節,給觀瞻者強烈的藝術感染。
展出的《調研圖》很是值得大家深思,既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又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充分表現了作者鮮明的政治立場,是反映新時期堅持正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難得的藝術佳作。該圖是郝玉鐲先生以濟寧市委書記孫守剛同志,深入兗州市大安鎮視察基層工作時的照片為原型,精心創作的群體線光人物畫。畫面風格大氣、壯觀,真實、有趣。細細品味,猶如身臨其境 繼而感覺和諧春風撲面而來,漸而又象聽到畫中人物親切交談的話語就在耳畔螢回,轉而又讓人們浮想聯翩,從畫中看到黨風政風的新希望。畫中的每一個人物,特點突出、形神兼備,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其主題是:勤政事重調研高瞻遠矚謀發展;明實況入腦深決策英明萬民欽。目的是提倡和頌揚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群眾,大興調研之風的新形象。就這樣以身邊的人,身邊的事,鮮活的人物,真實的故事為創作題材,用藝術的形式再現了當前各級干部轉變工作作風和科學務實的精神。這對于樹立黨和政府的新形象,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正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鞏固我黨的執政地位,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同時也為當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提供了又一成功范例。
郝玉鐲先生的人物畫以神韻勝人,以逼真勝人,他筆下千百個熟悉的面孔中有千百個個性鮮明的性格特征,仿佛看到畫中人物的所思、所欲、所為,理想、操守和氣節,有的望之儼然,有的望之凌然,有的望之飄然,有的望之藹然,有的望之清然,總之,人性中的尊嚴之美,今人敬畏之情洋溢于素宣之上。似乎呼之欲出,有的可以與之深情交流,有的可以予之載歌載舞,有的可以相對品茗。
郝玉鐲先生是當今寫實人物畫派的又一位高歌猛進者,無論他的藝品還是人品都在孔孟之鄉小有影響。他畫身邊的人物使他擁有了許多真誠的朋友,因為他用心作畫,故而以心換心,就贏得了別人的認可,故而他朋友多多,人氣旺旺,他捧眾星,眾星拱月,真乃孔子所言“己欲立而立人”之境界,這樣使他擁有了自己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
郝玉鐲先生性格和藹,不驕不躁,不溫不火,極具孔孟之鄉謙謙君子又當仁不讓之品格,他才思敏捷,談吐幽默,妙語成章。他熱愛文學,且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行筆千言,立馬可待,文字藝術也滋養著他的人物繪事。
與之相交,如入芝蘭之室,不自覺高尚起來,乃與之同化矣!
當我問起畫家郝玉鐲先生的創作指導思想時,他堅定地回答,“創作應該堅持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社會,讓藝術在服務中煥發生機活力。藝術創作的本身如此,藝術發展的保障機制更是如此”。當問起今后有什么打算時,他說,“正積極籌備去北京的畫展”。據了解他去北京畫展的主題是《新中國領袖及十大元帥百幅線光畫像》。相信這一目標的實現,又將為紅色收藏開辟一條寬廣之路。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