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吐納 勝境獨得——讀黃名芊先生的大漠繪畫
茫茫戈壁,西風漫卷,大漠狂沙,誰與共舞?聽駝鈴聲聲,傳遠古的吶喊,歷史的回音;看旌招展,憶唐蕃古道滄桑,絲綢之路神奇。
讀著名畫家黃名芊先生的大漠繪畫藝術作品,帶我們走入中國西疆這片神奇的土地。感悟藝術,感悟生命,感悟歷史,感悟自然造化。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日弓先生寓所結識了黃名芊先生的中國畫作品,一個已被畫界和藝術評論界隱約推崇為沙漠畫派的創始人,其藝術作品能開宗立派,彪炳歷史,自是非同凡響。日弓先生邀我為名芊先生撰文,發表評論,實感惶恐。及至看完了名芊先生的眾多作品及評論大家邵大箴、王伯敏、周積寅等教授、博士生導師為其撰寫的評述后,我已深深感染于其藝術作品之魅力。在感染的同時,我的大腦已經非常迅速的將其藝術成就與中國歷史上的諸派進行了對接與印證,最終我確信;名芊先生的大漠繪畫作品及其繪畫藝術是戛戛獨造的語言,這使我產生探究學習的沖動,敦促我寫下這篇小文。
一、黃名芊繪畫藝術形成背景探源
任何一個卓有成就的藝術家其藝術成長皆有深刻的社會背景和復雜的人生背景,名芊先生就是這樣的極少數與大自然有情緣的人。
和許多藝術家一樣,名芊先生的藝術成長也是從傳統進入,又從傳統中走來。從1957年進入南京藝術學院學習中國畫開始,機緣就伴隨著他,先后受教于藝術名家陳大羽、羅尗子,沈濤等教授名下。1960年更是難得的隨傅抱石、錢松喦、亞明等名家作征途23000里的旅行寫生。師承傅抱石之后又結識革新派畫家石魯,這些經歷對于青年時代的名芊先生是極其難得的。這使他能直接的、快捷的走入了中國畫的藝術殿堂,和石魯的相識,我想一定給名芊先生藝術上更大的啟迪,并埋下了創新的種子。這是名芊先生藝術成長的初期,也是夯基固本的關鍵。這段時期的名芊先生主要獲得了對中國畫傳統的學習和繼承,到七十年代末前,不滿足于傳統的名芊先生,已深得中國山水畫學習創新之三味,走出書齋,數度游覽中華名山古剎,太華之雄、峨眉之秀、青城之幽盡攬于懷;匡廬、黃岳、九華、雁蕩、武夷、泰山之姿之態俱融于胸。盡管從這段時期黃名芊先生的作品中已看到極富創新意識的探索,但那時的作品更多的是對傳統的繼承,他還沒有找到真正完全屬于自己的藝術之路。曾經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德國視覺詩人金薩•凱特(金薩•凱特與霍格爾、馬蒂斯、岡特•蘭堡是當代德和世界著名的設計藝術大師,同時并稱視覺詩人)看到那時的黃名芊先生的山水畫后,說:“畫的很好,和古人差不多”,乍聽,應該是說名芊先生的繪畫水平已經可與古人一較長短,幾可亂真。這是表揚嗎?藝術的生命在于推陳出新,名芊先生說:這與其說是表揚,不如說是中肯的批評。這是一個想要成為真正藝術家的人不屈的誓言。正是這種完全徹底的自我否定,名芊先生迎來了他藝術生命的第二個春天。也是他的大漠春天。
在這里,我很奇怪黃名芊先生游覽了那么多中華大好河山,為什么沒有熱衷賦予無數先賢以神機并使之成那宗那派山水畫大師的靈山奇域,反而是那荒涼廣袤的西疆戈壁沙漠給予他藝術生命的重生機緣。難道這是冥冥之中屬于黃名芊的疆域嗎?名芊先生似得神助,讓他成為了沙漠戈壁的主人。天降大任,名芊先生勇敢的挑起了改造萬里黃沙,秀我西疆山河的重任。
名芊先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數度沿著絲綢古道,踏遍西疆南北、戈壁曠野、雪山草原以及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沙漠最終成為名芊先生藝術生命的指引,名芊先生在這里聆聽遠古歷史的沉吟,見證歷史的沉積,感受生命的頑強,他發現這是他生命最終驛站,這是他藝術的天堂,藝術的靈感已與沙漠融為一體。吹盡黃沙始見金,千年黃沙吹過,留給名芊先生的已經全部是金子了。雖然來得有些遲,但名芊先生更加珍愛。看《大漠春遲》,萬里黃沙臣服筆下,那翠綠濃濃的小樹林是萬里黃沙綠意的開始,那潔白的氈房是沙漠希望的源泉。在這寧靜恬美的沙漠晨曦中,名芊先生建立了一個春天般美好的沙漠國度。
二、黃名芊大漠畫藝術語言解讀
手里把玩著名芊先生的名片,“吐納軒”三字赫然入目,再看名芊先生的大漠題材的中國畫作品,突然感覺找到了解讀其藝術作品的密碼。吐納原為道家練氣之功法,道家相信人經過吐故納新的氣體運行,可以達到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的目的,氣運丹田,可使人氣機盎然,甚至長生不老。這里說找到解讀名芊先生大漠繪畫的密碼,就是名芊先生的藝術吐納觀。
西方先哲德莫克利特認為人是一個小宇宙,作為審美創造主體,是通過摹仿自然來實現與自然大宇宙和諧統一的。藝術就是主體小宇宙與自然大宇宙和諧統一的結晶,所以,他強調藝術摹仿自然。根據這個觀念,我認為在大小宇宙統一的進程中,人是通過吐納功能消化自然,將外在的大自然吞納于胸,然后再吐之于藝術表現媒介上,這樣大宇宙就被吸收消化后在小宇宙內重新幻化成一個全新的大宇宙。這是吐納的過程,既是審美主體摹仿消化自然的過程,又是審美主體超越自然的過程,看名芊先生的大漠繪畫,我強烈的感受到名芊先生吐納大漠的神功,看看吧,《月牙泉》將冷漠荒蕪的大漠戈壁塑造的多么的富有詩意;《漠野高秋》更是冷漠的大漠裝點的搖曳多姿;還有那《大漠之夜*駝鈴頌》,這哪里是大漠啊,這簡直就是云山霧海,像海市蜃樓,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仙境啊。名芊先生吐納大漠,功參造化,化腐朽為神奇,創立了屬于他自己的大漠繪畫帝國。
當我們感受到名芊先生大漠繪畫王國的恢弘壯美之后,就讓我們仔細欣賞其王國宮殿的雕梁畫棟,以及金磚銀瓦。
萬頃大漠,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恢弘壯美的氣勢是名芊先生大漠繪畫的特質,展示在我面前的這些大漠繪畫藝術作品,讓我感到就如同洶涌澎湃的大海,蘊藏著無窮的力量。這力量來源于名芊先生內心,是名芊先生吐納大漠,吸收大漠千年精華,施之于如椽巨筆。中國畫講究遠取其勢,近取其質。大漠地形獨特的結構以及名芊先生巧妙的取勢,使一幅幅大漠畫展現在完全迥異于傳統豎取其勢的縱向構圖效果,這應是大漠繪畫對中國畫的貢獻。名芊先生藝術高妙之處還在于他充分認識到沙漠畫質的表現力的重要性,質的表現是沙漠繪畫的基石,否則,就將使畫面流于空洞和乏味單調。在沙漠繪畫里,我們看到名芊先生將水墨工夫運用的美侖美奐,厚重結實的沙丘連接成綿延的云丘沙海,在這特殊物質的表現過程中,名芊先生面對的是前無古人的參照,后無賢哲的開發,他為中國畫創造了諸多新的表現技法,名芊先生為他的大漠畫派構建了堅實的棟梁。
在名芊先生的繪畫作品中,我還看到有幾幅有著濃重理想色彩的作品。如《漢晉遺珍》勾起了我們對歷史的回憶,尤其烽煙狀構圖更恰到好處的回應了歷史的感覺,是一幅奇思妙想之作。這一切讓我們感受對名芊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強烈的社會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這是一個正義的畫家,也因為有的這樣的正義,名芊先生及其藝術將會在歷史上、藝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們期望著名芊先生的大漠繪畫藝術王國更加輝煌。
作者系美術大鑒編輯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