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摘記】張明剛《軍履回望》連載(一〇七)
【學習摘記】/王振存
張明剛《軍履回望·軍營之聲卷》“魚水情深”板塊之《吉林省積極為參戰軍人辦實事 * 》
(本文原載《解放軍報》1988 年 2 月 11 日第 4 版。與周崇棠合作)
吉林省積極為參戰軍人辦實事*
在龍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吉林省各級政府積極為在云南老山前線參戰的軍人家屬送溫暖、辦實事。
1 月下旬以來,吉林省各地、市、縣、鄉鎮的主要領導,分別逐戶走訪了參戰官兵的家屬,送去了光榮燈、光榮匾,高度贊揚他們送親人上前線的愛國行動,積極幫助參戰軍人家屬解決生活困難。
省林業廳得知本單位參戰軍人家屬尹真蘭沒有住房,立即作為特殊情況處理,分給尹真蘭一套二室一廳的新房。九臺縣戰士關玉生家人口多,欠債1000 多元,鄉村干部表示“決不能讓我們的戰士懷揣欠賬單去打仗”,他們湊了 2000 元送到關玉生家。某部排長周向順的愛人沒有工作,生活困難,縣里決定將其安排為全民所有制合同工。到 2 月初,全省已優撫軍人家屬 18 萬多元,解決住房 20 多套。
省委省政府還規定:凡應分配工作的參戰退伍軍人,不論是否立功,一律按立功退伍軍人對待,可在計劃指標內任選三個單位,滿足其中之一。
吉林省積極為參戰軍人家屬送溫暖、辦實事的消息傳到老山前線,指戰員們無不歡欣鼓舞,戰力大增。
——寄自老山前線
來源:《軍履回望》張明剛自選集
【讀者感言】/喬存武等 13 人
武漢讀者喬存武:
讀《軍履回望》張明剛自選集有感
張明剛將軍的《軍履回望》不僅是一部記錄軍旅生涯的回憶錄,更是一部展現軍人精神風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宏篇巨著。
每一章節都如同一個精心剪輯的電影片段,將讀者帶入那些激動人心的歷史瞬間,更讓人仿佛置身于炮火紛飛的戰場,感受到軍人鐵肩擔道義的豪情壯志。
在“豐滿衛士”這一章節中,張明剛將軍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沈陽軍區炮兵某部六連官兵在抗洪救災中的英勇事跡。他們面對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沒有退縮,沒有畏懼,而是挺身而出,將守護豐滿大壩視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們眾志成城,排除萬難,用軍人的忠誠和擔當,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英雄贊歌。
他們的行動,是對初心和使命的最好詮釋。在抗洪救災的戰中,他們心系群眾,始終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軍人的錚錚誓言和使命擔當。他們不僅是軍隊的驕傲,更是國家和人民的驕傲。
張明剛將軍《軍履回望》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軍人的英勇和忠誠,更讓我們感受到了軍人的使命和擔當。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熱血,守護著國家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他們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英雄,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為張將軍點贊,更為那些默默奉獻、守護國家和人民安全的軍人們點贊。
他們是我們國家的脊梁,是我們民族的驕傲。讓我們銘記他們的付出和犧牲,傳承和發揚他們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喬存武系武漢市江漢區常青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干事)
北京讀者谷子:
《軍履回望》張明剛自選集讀后感
讀完《軍履回望》,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部作品以真實的歷史事實為背景,通過一系列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和感人至深的故事,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
書中的主人公們,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都展現出了軍人的堅定信念和不屈不撓的意志。他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總是能夠挺身而出,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這種精神讓我深受感動,也讓我對軍人這個職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同時,這部作品也讓我思考了軍人與普通人之間的關系。軍人的犧牲和奉獻,是為了保護我們這些普通人的和平生活。他們的存在,讓我們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追求自己的夢想,享受生活的美好。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對軍人抱有感激之情,對他們的付出表示敬意。
此外,書中對軍人家庭的描寫也讓我感受到了軍人背后的辛酸和不易。軍人的家人同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犧牲,他們的默默支持是軍人能夠堅守崗位的重要力量。這種家庭的犧牲和支持,同樣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理解和尊重。
(谷子系北京遠山詩院秘書長)
哈爾濱讀者敖衛中:
我讀《軍履回望》張明剛自選集的最大感受是:心中有官兵,筆下生錦繡。明剛同志四十多年如一日,堅持撲下身子,靜下心來,像鉛葫蘆一樣沉到基層,學兵、知兵、愛兵,用欣賞的目光來看兵,用真情實感來寫兵,……這樣的文章不感人、不引發共鳴才怪呢!……為好文章點贊!轉發!
(敖衛中系哈爾濱市依蘭縣文體局原書記、局長)
北京讀者劉平:
明剛將軍,您好!您是著名的軍中儒將,文武雙全的將軍作家,您是家鄉隨州人民的驕傲,學習的楷模!我們這里收藏有您的大作《軍履回望》若干,同志們都很喜歡,常常對此書溫故知新!希望您方便的時候,過來小坐一下,在書上簽名留念,我們也好藉此當面聆聽您的大作背后的更多故事。謝謝!
(劉平系湖北省隨州市人民政府駐京聯絡處主任)
隨州讀者王波:
《軍履回望》張明剛自選集讀后感:老同學張明剛在他的軍旅生涯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的才華和勤奮使他獨樹一幟,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用自己的心血、智慧和汗水譜寫的這部佳作,已成為我們心中的一座永恒的豐碑。……點贊!
(王波系湖北省隨州市吳山鎮石材銷售和運輸從業者)
海南讀者呂群:
很喜歡《軍履回望》張明剛自選集,不但對《學友周報》的每一篇連載認真學習感悟,回到家里有空我就看擺在書桌上的這部書。感謝首長奉獻的精神食糧!祝首長節日愉快!轉發了!
(呂群系解放軍駐瓊部隊某部退休上校軍官)
隨州讀者張奇志:
《軍履回望》張明剛自選集這部書,我已連續讀了三遍,仍感意猶未盡。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腦海里經常浮現出書中描寫的一幅幅動人畫面,因而感受更深了、體會更多了、收獲也就更大了……點贊!收藏!轉發!
(張奇志系湖北金禾食品公司原副總經理)
上海讀者曹建勛:
張明剛《軍履回望·軍營之聲卷》“青春芳華”板塊之《趙家和樂留邊陲獻醫術》讀后感:醫者仁心,守護的是健康;戰友情深,牽掛的是情誼。醫者加上軍人,更是責任加上情誼,正是這份濃情厚愛,才能使得趙家和毅然決然留在邊陲,為戰友奉獻青春和熱血,這既是責任擔當,更是戰友的情義無價!致敬!轉發!
(曹建勛系解放軍駐滬部隊某部上校軍官)
隨州讀者劉志恒:
趙家和,一個普通的邊防軍人。他不戀大都市,扎根邊防衛生隊,一干就是12年,解決了邊防官兵就醫難的問題,把一個后進單位帶成榮譽單位,把人生最美好的青青年華奉獻給了國防事業。正是一個又一個邊防軍人的無私奉獻,才鑄就了人民軍隊這座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點贊!轉發!
(劉志恒系湖北省隨州軍分區上校軍官)
北京讀者任代民:
趙家和熱愛邊防,獻身邊防,放棄大城市,舍小家大家,為基層干部戰士解決了看病難的問題,值得贊揚學習。……轉發了!
(任代民系北京市海淀區軍休干部)
北京讀者張國建:
讀此文我感到,團衛生隊是政治處和后勤處的融合體,不僅治病還療心,衛生隊長更是多面手!……趙家和,好樣的!我要為你點贊!轉發了!
(張國建系解放軍原通信學院參謀系大校政委)
烏魯木齊讀者彭小亮:
情系基層,情系邊疆,不戀大城市,甘為一線官兵救死扶傷!……趙家和,多么優秀的團衛生隊長!點贊了!轉發了!
(彭小亮系解放軍駐烏部隊某部上校軍官)
北京讀者曾愛民:
向全心全意為邊防軍人服務、把他部隊當作自己的家的團衛生隊長趙家和同志學習!……點贊!轉發!
(曾愛民系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辦公廳副主任)
《軍履回望》作者簡介
張明剛,漢族,湖北隨州人,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陸軍少將軍銜。曾參戰榮立戰功、被評為“火線優秀共產黨員”并在前線由士兵直接破格提拔為干部,現任解放軍駐京部隊某部少將軍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