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評楊云鶴國畫藝術
我這篇文章題目中所說的花,不是指玫瑰、牡丹、百合等草木百花,也不是指美女,而是指一朵絢麗多彩的男人花——畫林奇葩楊云鶴。
稱他為花,不僅僅因為他有著花一般的容貌,富有花一般的芳芬,秀外慧中,更因為他有一顆童心。
人們常說擁有童心不易。事實上,保持童心更難。保持童心需要在真誠中做人,在真誠中做事,不屑于偽裝和做作,回歸自然和純真。這些,云鶴都在真真切切地踐行著,用最開心的笑容面對這個燦爛的世界,用最純樸的繪畫語言來描繪這個美麗世界。
云鶴還是不到而立之年的青年,是剛從北京畫院研究生班畢業不到三年的畫家,但他的作品已擁有了廣大的喜愛者和收藏者,在北京、河南、山東、湖北等地已名聲雀起,眾多的企業家愿意出資包裝他、經營他。這朵花為什么這樣紅呢?是因為王鏞、王明明、王文芳等老師的厚愛和真情推介嗎?當然,這些德高望重的藝術家決不會違心的去夸贊抬舉一個沒有實力的無名之輩的。是因為楊云鶴的真誠真性情嗎?當然,與云鶴接觸過的人無不對他的熱情率真誠懇激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為云鶴的畫真的有收藏價值嗎?當然,毋容置疑,即將邁進而立之年的云鶴深得幾位恩師真傳,起點高,畫象格調、用筆著色、構圖立意自不一般。不是有人說嘛: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沿著成功者的腳步。云鶴正是這樣做的。
上述所說的一切,都是云鶴今天成就的重要因素,但最主要的還是他對藝術的天賦、執著和勤奮。十幾年來,云鶴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的在藝術之途上不斷前行,他深知藝術的真諦是像外之像,弦外之音,作為一個畫家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還要具有良好的修養,高雅的氣質和豐富的情感,并能夠把這些淋漓盡致地融入作品中去。所以,他十分注重從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書籍中汲取營養,陶冶情操,追求“物真為本、情境兩得”的境界。
云鶴熱愛大自然,他遍訪祖國大好河山,搜集素材,力求運用個性化的藝術語言抒寫內心情感;他熱愛生活,敏銳地從生活中捕捉美的意蘊,著力打造清雅、空靈的意境,凸顯生命的張力。
云鶴總是在大量寫生后,精心構思,懷著近乎虔誠的心情操起畫筆,涂抹著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剎那華妙和驚艷。
云鶴作畫筆墨恣肆,淋漓酣暢,收放自如,時而細線勾畫,一絲不茍。時而潑墨揮豪,放蕩不羈。濕潤處墨分五色,濃墨處凝重渾厚,線條隨意天然,墨色通透儒雅,色調明快爽朗,畫面清超奇逸,不入俗流。他筆下的山體錯落盤桓,層次清晰,晨霧氤氳,如絲如絮。無論是秋山寂靜,漁舟泊岸,處士讀書,瓦屋浮煙,他所釋放的都是美好的心情,蘊涵著一種讓人神清氣爽的詩意和美感,讓人一看心不由怦然而動,頓感春光盈幅,心中的世界變得高曠明亮起來,遠看近看都使人感到是那樣的悠然與寧靜。
云鶴還很年輕,他今后所有的努力都將是對喜愛他的人的回報和感激,歲月還很長,云鶴的路也很長,面對云鶴這樣一位勤奮好學、天資極高的畫家,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將來的日子里,他的作品將更加的精彩,來回報喜歡他的作品的知音和愛好者們!(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