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長山訪談錄:近水居人淡字美
闕: 關于“家”的含義,我以為,書法家不只是寫字,它是人格、品德、文學、文字學、美學、哲學等等諸多修養(yǎng)的綜合體現,字好,只是其一,比起人文品格及各種修養(yǎng),當屬次要。即使“大師”,也不完全指他有多大成就,而是一種境界。這就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倡導“人品第一,書法次之”的道理所在。談到職務、職稱之類,我有自己的認識:“會員證”不是“身份證”,職務不代表水平,只等于“責任”,什么主席、副主席、理事之類,不完全是學術層面,大多是工作的需要,如你是下一級協會的主席、秘書長,肯定是上一級協會的理事,且是替補制,至于“國家一級美術師”的“國家”二字,不知何人、何時自作主張?zhí)砩先サ模驗椋抑恢溃业穆毞Q資格證書(江蘇省文化廳頒發(fā))寫的只是“一級美術師”,其他省、市怎么寫的我不知道,因此,我一直嚴格地與職稱證書保持一致,從未冠“國家”字樣,至于有些媒體介紹我,也寫有“國家”什么的,那就管不了了。
記者: 闕先生,您是如何看待 “國家高級美術師”這個頭銜的?
闕: 在書畫藝術職稱里,我只知道高級職稱中分一級和二級美術師,從未見過“高級美術師”,我也曾問過同行,他們告訴我,凡稱“高級美術師”的都是“二級美術師”,大概因為當事者覺得“二級”不好聽,就自冠以“高級”,還加上“國家”,局內人明白,局外人就糊涂了。這種現象不在少數,可能都出于一種心理需求,我就見過許多名片,例如:“國家一級美術師(最高職稱)”、“副科長(主持工作)”、“副處長(正處級)”、“副經理(不設正職)”、“某某正廠長”等等,五花八門。也有只是科級的藝術單位竟然聘了大批的“院士”、“研究員”真讓人捧腹。至于一個街道、居委會乃至一個人扯起什么“畫院”的大旗,有的名片正反兩面擠得滿滿的職務,還有眾多的“國際性”頭銜,讓你眼花,由他忽悠。也難怪,在官本位嚴重超載的國度,誰都知道“官”等于“權”,而權力就是最好的春藥。有的書畫就是以“官”論價,價隨“官”的升降而漲落。據說上世紀90年代,北國有一個公司以5000元一幅收購某協會副主席的書作,想日后發(fā)一把,沒料到這位先生一卸任2000元一幅也無人問津。

曹操短歌行
記者:說到書畫的潤格,當今健在的書法家,有的是每平方市尺幾千甚至上萬,即是一張四尺宣紙大小的作品,也要一二十萬。您的潤格是多少?據說您在美國一個字就賣 500 美金,真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