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長山訪談錄:近水居人淡字美
記者:您說的這些現象我們也知道,怎樣才能正本清源呢?
闕: 請您原諒,我不客氣地說,要正本清源,其中有一條首先從你們媒體做起,你們要多給正能量。《書法報》曾刊載一篇“某某書法的相聲效果”一文,抖落了一位演藝界“名人”辦書法展的笑料――錯字、別字充斥其間,“錯”的離譜,“別”的莫名,文字不長,凡舉真實、言辭平和,是指名道姓,有根有據的善意批評,于“名人”,諍言剴切,希望不要惡作劇于書壇,警示“書法家”們防謬于忽微,不要讓書法蒙羞。我為《書法報》小小文章點贊,但又為類似的文章太少抱憾!現在的媒體存在的問題,一是利益驅動,二是本身素養差。我曾給某些報刊編者說過,不應刊登那些濫竽充數的劣品,回答:一是沒有辦法,領導關照不用不行;二是有錢進帳,不好也得用;至于本身素養問題,那就更多了。因不懂書法,往往把支解漢字視為“創新”、“奇葩”,把用什么方法寫,寫多大、多小的字謂為之最、之巔,什么雙手寫,反手寫,用嘴咬筆寫,倒立著寫等等玩猴把戲皆說成“絕活”,這些“書法”小丑,制造一堆垃圾,竟成了“墨寶”,“書法”被糟蹋成這樣子?讓人心痛!“書壇”極需打假!“書法家”極待去污!

立軸 碑拓 180cmx80cm 紙本 2006年
記者:您真是一腔正氣,句句針砭書壇弊端。
闕: 我只是良知灼然。雖然知道危險時的顫悚,跋涉中的孤寂,但還忍不住要說幾句真話。我生于最基層,造詣淺鮮,人微言輕,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一位哲人說過:人可以活得卑微,但不可以卑鄙,卑微活得凡俗,卑鄙活得骯臟,卑微與卑鄙的區別,前者始終是靈與肉的結合體,而后者只是撇開靈魂的行尸走肉。在“官”本位思想非常濃烈,潛規則非常強勢,價值迷茫非常突出,實用主義非常盛行的今天,我深知我這樣卑微的小人物,發一點不同的聲音,也只不過是蚊蠅之鳴。我無法改變他人和世界,但可以匡正自己。數千年來,書壇一直強調“人品第一,書法次之”。“人品不好走不遠”,我一貫如是說。
記者:與您一席談,讓我觸摸到了您的人格魅力,可謂高風亮節,德高望重!
闕: 豈敢豈敢。作為一個“書壇票友”,我好比一個溫順的貓,頭一次扮演了刺猬的角色,不知禍兮?福兮?我不是嘩眾取寵,都“七○”后的人了,即使取了“寵”也白搭,我只是如實地坦陳心胸:書法需要尊嚴,書法家要有道德底線,中國書壇需要人文關懷和心靈建設!可能所言失當,請您,還有書壇同道同仁,匡我不逮,給我指南。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