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放緩 藝術市場能否免疫
藝術買家不愿受宏觀經濟的影響,但置身于經濟發展之外的設想卻是不可能的。一方面,經濟放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藝術市場正迎來史上最忙三月: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紐約亞洲藝術周、TEFAF藝術博覽會....。...
穹頂之下:藝術“霧霾”的困惑與思考
咋一看,本文的標題《藝術“霧霾”的困惑與思考》,或許您很納悶,甚至彷徨而產生許多疑問。中國生態有霧霾,藝術有“霧霾”嗎?藝術界的“霧霾”現象是什么?藝術界的“霧霾”有哪些困惑……對此中國美網帶著這些問...
淺析近年來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
在外人看來,近年來的藝術品市場相當火爆,成交量和成交額雙雙攀高,一件作品拍個幾百上千萬元似乎很平常,也引不起人們的興趣,拍上大幾千萬甚至上億,可能才會獲得圈內圈外人的關注。
對市場上一件拍品的...
2015藝術市場:撞車股市依然高潮
拍賣公司在運營工作中的媒體化和交互化,注重體驗、教育和落地項目的推進,這些都可以看到拍賣業在面對全球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過程重建和推動全球藝術品市場一個新的形象的一種構建。拍賣公司開始涉足藝術倉儲管理,...
鐘德:大師高帽滿天飛 重要的還是作品
最近饒宗頤老先生接受媒體采訪,被記者問及他身邊環繞的各種光環時,他淡然一笑:“大師?我是大豬吧(潮汕話‘大師’與‘大豬’諧音)。現在‘大師’高帽滿天飛,太多了。其實大師原來是稱呼和尚的,我可不敢當...
火爆的藝術市場緣何難產頂級藏家
近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成績總是為外界所關注。總部設在法國的世界著名藝術品評估和市場分析網站公布數據:中國連續四年成為世界最大的藝術品買家,中國藝術品收藏家2013年購買了價值超過40億美元的藝術品,以34...
2015年藝術品市場進入理性時代
回望2014年,回暖與調整成了這一年中藝術品市場的關鍵詞。盡管業界的評論聲莫衷一是,但投資者趨于理性、人為炒作泡沫減少等現象,基本成為市場共識。
自2012年藝術品拍賣市場掉頭向下調整以來,已經延續到了第...
青年藝術家平臺所遭遇的問題
這些年,青年當代藝術家的展覽出現扎堆的現象,而對于青年藝術家作品和操作模式的批評也變得越來越尖銳。操作模式方面的批評主要是指對青年話題的過度消費以及代際劃分的合理性;而作品本身的批評則主要是針對其小...
書畫市場走進有錢就是任性的時代
每逢歲尾,書畫市場格外火爆。無論是機構或個人藏家,期待在一年一度的歲尾盛會中尋求驚喜,顯然也是人之常情。11月27日落下帷幕的“寶港國際2014秋季拍賣會”推出6大專場約1200件拍品,總成交額近1.2億。12月7日舉...
揭秘兩岸故宮文創爭相賣萌的背后
“朕知道了”膠帶紙
翠玉白菜衍生品
頂戴花翎官帽傘
“奉旨旅行”行李牌
中國文物網訊 (編輯 張艷)時光荏苒,2014年很快就要過去了,一年一度的“十大文物事件”評選又要開始了,在這一年...
明清書法強勢回歸 你怎么看
明清書法強勢回歸
隨著北京保利秋拍落槌,2014年北京秋拍基本結束。在整個拍賣市場遭遇寒流的情況下,書法作品回暖。乾隆皇帝御筆書法《白塔山記》以1.1615億元、康熙《御筆行書“賦政于外”》以1242萬元、文...
陷入“囧途”的藝術金融求突破
自2011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藝術品交易市場后,越來越多的金融資本通過藝術品抵押、按揭、信托、基金等金融形式介入藝術品領域。盡管如此,權威的鑒定評估機構、相應的法律監管體系和專業的藝術品托管機...
央行減息背景下藝術品市場
2014年1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非對稱降低存貸款利率。貨幣政策的寬松明顯刺激了股票市場的瘋漲和房地產市場的活躍,但是對藝術品市場沒有顯著的影響。
在歐美國家,近幾十年來伴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繁榮,有不...
當代藝術是否進入青黃相接期
又是一年秋拍時,隨著北京幾家主要拍賣行的秋拍大幕落下,香港、北京兩大戰場的拍賣季已近尾聲。從總成交額來看,已經持續三年的藝術市場的調整期仍在繼續,而且有加深的趨勢。未來會怎樣?我們恐怕無法給出準確答...
今年秋拍不再瘋狂
在目前的經濟大氣候下,不可能對藝術品市場有過高的奢望。翰海、嘉德、保利、匡時等國內大型綜合性藝術品拍賣公司的秋拍已依次落下了帷幕,盤點藝術品和書畫市場只能說今年秋拍還可以。
還可以,就是說以后人們...